观 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12-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刘良华 |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教育叙事是认真讲故事而不直接讲道理的教育学。或者说,叙事教育学更愿意把教育道理隐含在教育故事或教育比喻之中。一则好的故事,就是一条好的教育隐喻。出色的叙事教育学不过是一系列教育隐喻。读者或听众是否有能力或是否愿意从这些教育隐喻中领会相关的教育道理,取决于读者或听众本人的直觉与直观的悟性。

    华应龙 |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

    常有年轻教师问:“您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我有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师范毕业分配时,优秀的同学都教语文了,因此我成了数学教师中语文水平比较高的。”写作,是数学教师的弱项,也就成了数学教师成长的突破口。

    文如其人,只有把人做好了,才能写成好文章。复制粘贴的文字,只能是遮羞的“百衲衣”。“华应龙名师工作室”之所以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那是因为,我做工作室只做一件事——专业写作。

    王木春 |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一中教师

    以前常看到有的老师喜欢这样写教育随笔:某学生平时表现不佳,后来遇到某个事件,瞬间大彻大悟,从此浪子回头……不能说,生活中没有发生过此类事实。但读了总让人觉得很套路。写这种文章的作者没有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了解其思想转变的诸多因素和内在契机,从而把微妙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其实,平静如水的事件之下常常涌动着暗流,把水下这股暗流呈现出来便成为一篇文章最动人最精华的部分,可惜不少作者忽略了这点。总之,平淡无奇的文章本质上是写作者的惰性和思想上的肤浅。

    何 捷 |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

    作为教师,我最爱写教育随笔。每天身边发生那么多事,有写不完的素材。例如班级管理中的现象;自己处理问题的得失与成败;每一课教学后的内心感受;学生的突发状况与可爱表现等,都可以成为教育随笔的写作素材。我的《爱问“为什么”的教师成长快》就是我的反思及随笔集,很受一线教师欢迎。

    王悦微 | 浙江省宁波市爱菊艺术学校教师

    我班里有30个学生,家里有两个孩子,每天真的挺忙,所以做不到每天都写。但我尽可能多写,在特别受触动的时候要及时写下来,不然时间一长容易忘记。

    我也有过对自己文章不满意的时候,觉得每天都写这些生活琐事,跟那些引经据典、思考深入的文章相比,我的文章太“薄”了,也太“浅”了。不过,也有朋友说,能写好孩子的故事,给大人以思考和启发,让大家都感受到那种触动也很好。我就慢慢地不苛求自己了。确实,自己也要继续看书,继续写,慢慢让自己加厚,但这急不来,需要阅历和阅读的加深。

    徐 莉 |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教师

    我是喜欢写作的人,不是使命感,是喜欢写。有句很俗的话叫“我手写我心”,其实是“能说的都不痛”,写作让“情绪脑”转为“思考脑”,条分缕析,与已经发生过的人和事对话,与自己对话,是对自己的开解。所谓的“我”是由很多碎片层层叠叠组成的,比如自己会遇到各种教育问题,比如经常被教师、家长问到各种教育问题,在写作中会有意识地展开分析,虽然是对他者的回应,但最终还是回到“我”对世界的理解。

    王晓琳 | 河南省济源市第一中学教师

    我是一名高中班主任,面对身心成熟而且极富挑战性的学生,十分需要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当我把电影教育的方式引入班级管理中时,发现学生对影视教育的认同与喜爱,学生身上静悄悄的改变就成为我写作的原因和素材。当我把生活、工作中的思考不断记录下来,就成了我写书的动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