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1”结对提升 上海市杨浦区→贵州省遵义市 帮扶“走心”成就沪黔情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1-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提起从上海来的支教教师,贵州省遵义市正安七中学生家长万毅赞不绝口:“实在感谢他们,孩子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上海大都市的风采,变得充满了朝气。”

  此事还得从2014年3月说起。那时,上海市杨浦区应遵义市教育局邀请,每年选派3名校长、12名教师组成支教小组,在遵义市湄潭县、正安县和道真县3所学校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帮扶。

  2015年9月,一支8人组成的第二批支教小组在上海杨浦区开鲁新村第二小学校长丁建萍的带领下,分3组赴遵义支教。当年,遵义市湄潭县、正安七中还先后组织两批各24名教师到上海培训学习。

  据遵义市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两年来,杨浦与遵义两地教育交流活动频繁,交往密切,效果显著。杨浦区支教小组根据“遵义所需,杨浦所能”的要求开展工作,在遵义为教师上示范课、研讨课,通过课堂传递上海的教育教学理念;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工作尽心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播种、辐射的作用。

  遵义当地一位教师听了支教成员宋轶珺《角的度量》一课后,感触颇深:“数学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不是教师的讲堂,而是学生的学堂……”

  遵义市教育局局长杜富川也评价说:“从已帮扶的工作来看,上海方面资源雄厚,真帮实助,结对学校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此项工作不仅为帮扶学校注入了新活力,受到了遵义方面的好评,还被上海市教委誉为“杨浦模式”。杨浦教育人也在帮扶活动中有了新收获。  

  在湄潭县湄江四小,支教教师魏芸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就带领学生通读了人教版英语教材。在研讨课上,她利用多媒体,通过生动的英语教学语言、形象的肢体语言、小奖券等方式,调动学生口语表达的积极性。学生从一开始不敢说英语,到最后抢着发言,基本适应了全英语的课堂教学模式……当地听课教师看到自己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变化,纷纷表示要去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魏芸也非常兴奋:“支教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带班上课,而是要通过一些示范课传播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她表示,“在示范课中,我用自己的教学行为诠释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同时,自己也在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

  在正安七中支教的教师茹佳,深入研究了遵义市近5年中考作文命题特点,以支教的正安七中、附近农贸市场、山间农田等为场景,拍雨丝、听雨声、录鸟鸣、截图片、做视频……经过她的各种尝试和努力,学生的习作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茹佳说:“学生的进步推动着我不断进步,学生的成长促使我不断成长,我回去后要继续改进教学方法。”  

  2015年11月26日,经由支教小组联络,25名来自南通大学上海校友会的医学专家、教育专家、企业家,组成“爱在道真”专家团,在校友会副会长崔华的率领下,自行出资前往道真县开展义诊、支教、助学活动,他们还在印道中学、玉溪中学各捐建“爱心书屋”一间,捐赠书籍2526册,同时为两校的留守儿童捐赠了价值21万余元的爱心物资。

  支教期间,每周一至周四下午6点至7点,在玉溪中学支教的几位教师都要走进“爱心书屋”,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学到许多知识,而且可以享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关爱,我们一定要勤奋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一位受帮扶的学生说。  

  要离开了,挂职担任道真县玉溪中学副校长的上海市包头中学副校长倪向东感慨万千:“这一年,玉溪中学全校上下‘抢抓机遇,主动发展,自我加压,乘势而上’的精神令人敬佩;在接受上海帮扶的同时能主动去帮扶区域内的其他学校,定期开展联合教研、送课下乡、教学展示等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学业减负增效、教学信息化、课题研究等多个方面引领区域内的学校,走出道真,走向上海。”倪向东还解读说:“遵义——遵道行义、自强不息;道真——重道求真、厚德载物,这正是我们教育追求的本源,也是我们支教工作的源泉。我们要在与道共真、弘道传真的教育路上,再次出发……”

  挂职担任正安七中副校长的上海复旦实验中学教导主任蒋文明依依不舍:“一年里,我们将自己融入正安七中的工作和生活之中,山海情深,沪黔两地的教育交流会不断地延续下去。”

  “通过双方经常性和长期性的考察互访、对口衔接和人才交流,两区域必将在携手并肩中缔结深厚友谊,共享发展成果,共筑美好明天。”遵义市教育局副局长任超英感慨地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