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没有太多的钱,也可以办最好的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2-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朴素教育,呈现的是本色教育、本真教育,不依外在包装、宣传的教育。朴素,大概是最接近人性与美善需求的,同时也是最接近人类要过平常生活的日常生活之理的。日常生活之理就是人都要吃饭,都需要柴米油盐,需要基本的生活满足和生活能力。有了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和生活能力,人才可以自足、自立,而后自尊、自强。

  让人依其本性变成更完整的人,这是教育的本真和初衷。阆中追求的正是回到基本人性,回归日常生活,回到教育本真的教育。因求其原初、求其本真,所以阆中教育是朴素的教育

  朴素是一种价值观、价值追求。阆中市教育局局长汤勇和他的团队,认同陶行知先生“没有太多的钱,也可以办最好的教育”的主张,认同少花钱、多办事,认同学生要从基本的生活力培养起,而后才可能有自信,有自信才可能有创造力,才可能将其迁移到学校之外的其他场合的观点。

  正如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从基本的价值观认同起。没有基本的价值观——崇尚人性的美善,崇尚日常的生活之理,崇尚教育的本真等做基础,更为复杂的价值认同是没有根基的。

  看阆中的乡村学校,听阆中教育的整体情况,我感到:阆中用10年创造了一个奇迹,为破解素质教育落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乡村教育发展的难题,闯出了一条适合他们的路,一条具有普遍意义和启发、借鉴价值的路。

  乡村教育路在何方?乡村教育到底是效仿城市教育,追求城市化的所谓优质教育,还是坚持乡村教育的特点和路径,办农村儿童适合的教育?乡村教育以什么优势和特色成就优质教育?阆中给出了回应。

  阆中在乡村办出了优质教育,优在可以让师生的生命力焕发出来;优在可以让师生的创造力、自信心激发出来;优在可以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优在所有的乡土资源可以用得那么好、那么活,使得学生爱学校、爱学习、爱教师;优在乡村教师、特岗教师不仅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而且专业特长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如此一来的结果是:教师有专长,学生便有了特长;教师安心、有专业成就感,学生便喜欢学习、有了自信。令人信服地看到了学校教育的特殊功能,看到了教师的专业价值,看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