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杜郎口提问 杜郎口课改的三个阶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2-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提问者:杨小洪 杭州师范大学教授

  10多年来,杜郎口中学的课改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我想问问崔其升校长,您觉得杜郎口中学的课改大致历经了几个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郎口中学的课改大致历经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6年以前。这一阶段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由厌学转变为好学,由教师讲课、学生听课逐渐走向教师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靠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一阶段是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导向。

  第二阶段:2006年9月至2011年9月。这一阶段在解决了学生学业成绩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力。而学生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自主能力。包括预习、自学、查阅相关资料、独立思考、建立预习笔记、制订学习计划、使用双色笔和纠错本等。

  合作交流能力。创建优弱学习小对子,学生学不会时主动向其他同学请教,向教师求助,向高年级学生询问,学习好的学生担当后进生的“小先生”,检查、批改、指导、纠错,有时后进生突发灵感,奇思妙想,再反过来影响、激发学习优秀的学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相互交流,相互碰撞。

  表达能力。评选演讲能手、辩论奇才,特别强调学生表达时应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语言有磁性、有感染力,在表达过程中彰显气质、品位。

  第三阶段:2011年9月至今。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师生关系上,教师的素质、修养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教师的工作作风、品德修养、真才实学、言谈举止、音容笑貌,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想言传身教,就要使自己先受教育。因此,我们提出了工作就是道德、表现就是品质、贡献就是人格的理念。教师要做一位诚信的人,要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楷模。教师还要走进学生心灵,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

  教学理念上,提出了善良是最高的教育原则。每个学生都乐于接受他人的赞赏,于是,杜郎口中学在课堂上把机会还给学生,让学生的表现、表演、表达受到大家的认可。学生都有进步的愿望,把学知识、研究教材、总结规律的任务让学生独立担当,使学生拥有创新超越的意识,把相关知识的拓展、延伸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放手便是爱,如学生所言:“给我一次机会,我会还您一份惊喜。”教师不与学生争,不与学生抢,让学生训练的时空多、机会多,那么他们的成长就快。即使学生刚开始自学时用时长,学到的知识、理出的思路达不到我们期待的水平,但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不断切磋,就会逐渐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学生学习的天敌在于依赖,教师教学的最大悲哀在于包办。

  在学术上,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首席。近年来,我们倡导教师被学生提问,接受学生的检阅,课堂中师生平等。当教师的背诵、解析、书写、创作等远远超越学生,学生从内心对教师发出由衷地赞许、佩服乃至崇拜,从而达到亲师信道。

  经过这3个阶段,现在我们逐渐明晰了一个常识,即教育应立足于人,立足于人的品质、修养、作为。让自己优秀,让他人受益,这才是教育的宗旨。

  (作者系山东省茌平县杜郎口中学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