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为学生的生命成长负责,而不能仅仅盯住学习成绩。我要让每一个学生走出去,身上都有‘梅中气质’。”这位校长如是说。 朱益民:不妥协的学校“服务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2-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朱益民,现任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管理委员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家书院兼职研究员。

  “百年老校”“传统名校”“重点高中”……当数个标签贴在同一所中学身上时,意味着什么?在多数人的眼中,这一类学校可能是保守的,是崇尚“时间加汗水”式的教育

  但江苏省无锡市梅村高级中学(简称“梅村高中”)绝对是个例外。拥有100多年的历史,培养出无数“大腕”,名列江苏省首批“四星级学校”,梅村高中实实在在是一所传统名校。但进入这所学校你会发现,与许多紧张备考的传统高中不同的是,哪怕是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他们也会经常活跃在运动场上,踢球游泳,悠然自得;他们绝对保证每天8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很少加班加点。他们精力充沛,该吃便吃,该睡便睡,该玩便玩。

  这所有些与众不同的高中,有一名与众不同的校长——朱益民。她曾走过多所学校,却始终践行着心中朴素的教育观与学生观——学生进学校,就要“四个好”:吃得好、睡得好、锻炼得好、学得好。

  这样做,朱益民承受了不小的压力,但她始终不愿意妥协。她说,学校若能培养这样一批“四好青年”,便是一所有自己特色的学校,而这也正是她心中理想的教育之路。

  不想当教师的人

  尽管刻意把“学得好”放在“四好”的最末一位,但朱益民一路走来,所带的班级、所掌管的学校,成绩却从未滑坡——在她任职梅村高中校长的3年多时间里,高考升学率步步高升,让一度光芒黯淡的梅村高中重现辉煌,令人刮目相看。

  但朱益民总是对班主任说,别总是与孩子们谈成绩,多与他们去聊聊: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将如何去实现?

  这似乎与朱益民与生俱来的气质相关:爱想、敢干,不拘一格;也与她的经历有关——高中毕业那会儿,朱益民并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不想当教师,就想当一名律师。”朱益民说,那时候,在她心中,成天对着学生讲课,该是一件多么枯燥的事情!在阴差阳错地拿到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她痛哭了一场。仍不死心的朱益民听说政教系的毕业生不用当教师,便选择来到了政教系。哪知毕业后,她还是被分配到南通市第一中学当政治教师。

  朱益民曾经想过放弃报到,但国家有规定:若不报到,5年之内任何单位不能接收。“去就去吧!”抱着这样一副“心不甘情不愿”的态度,朱益民最终选择踏进学校之门,开启了自己的教育生涯。

  只是,朱益民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曾经不想从事的职业,却从此成为她一辈子经营的事业,与她血脉相融,再也分不开。多年后,曾有不少走出教育界、换一种生活与工作方式的机会,她都一一放弃了。

  这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

  “真正上课后才知道,自己其实蛮适合教师这个职业的。”朱益民笑着说,没想到自己在讲台上讲着讲着,干劲越来越足,也越来越开心。

  同校一些教师与孩子听了朱益民的课,兴奋地说,新老师上课上得真好。有一天,校长悄悄告诉她,许多学生原来不喜欢政治课,现在却因你的课而喜欢了!这些有意无意传到朱益民耳中的评价,让她高兴不已,尝到了教学甜头的她说,“可能我的个性适合教师这个职业,加上语言表达也不错,而且爱与孩子打交道,所以大家比较认可我。”

  既然做教师,那就好好做。从一开始就担任班主任的朱益民,决心在教师这个岗位发出自己的光和热。个性使然,朱益民不想将孩子们压抑在教室这个单一的空间里,只顾埋头苦学。只要有机会,朱益民便组织学生举行各种辩论会、演讲比赛、歌咏比赛,带着他们走出学校,到福利院看望老人,到野外春秋游——哪怕自己找车、找旅行社。许多时候,她都是亲自上任,担任指导员、教练、生活导师等多重角色。

  “让孩子们变得生动活泼,在公众场合发言不怯场,勇于承担责任,懂得担当,这是我简单的想法。”朱益民说,这一理念一直贯穿着她在不同学校担任教师、团委书记、教导主任、副校长、党委书记、校长等各种职务的全过程。

  在南通一中“风风火火”地干了5年之后,因为家庭原因,朱益民不得不转岗去无锡任教。临行前的一个晚上,十几个孩子找到她家,一个个哭得泪眼婆娑,待到晚上11点多还不肯离去。学生们说,在他们心里,那个叫朱益民的老师,在短短几年里,给了他们太多难忘的回忆。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梅中气质”

  “南通也好,无锡也罢,反正在哪儿都是教书,让学生相信我、喜欢我,这样就很好了。”朱益民说。所以,不论在哪里,只要是关于教育的事儿,她干劲十足。

  在无锡市广丰中学任教时,朱益民同时教语文和政治学科,还担任班主任,只要一下课,她就到班上处理大大小小的事情,事无巨细。后来,因为另一名语文教师生病住院,朱益民独挑大梁,一个人每周坚持上18节课,最终劳累过度,晕倒在课堂。

  有人不解地跟朱益民说,你何必如此拼命?朱益民却浑似没事人一样,笑笑不作答。

  朱益民自己像“拼命三郎”一样扑在工作上,却始终想着为学生减负。她常常对学生说,一个人要适应社会,成绩要相对好,但我更希望你们多才多艺,体育要“棒棒哒”,不要只会读书,别无他长。

  也正因为此,在任职梅村高中校长后,朱益民提出不能过多地增加学生的学习用时,但重点却要关注这几个地方——宿舍、食堂、操场。学生睡得好不好、吃得好不好、运动量如何,是她心中的牵挂。

  梅村高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地处城郊接合部,学校95%的学生都住校。在考察了宿舍环境之后,朱益民提出了许多细节的改进之处。比如,冬天女生洗澡头发不易干,容易着凉,而宿舍又不允许使用大功率电器。于是,她便安排人在浴室更衣室装上吹风机,让学生们能便捷地使用。

  一个宿舍五六个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对于这批孩子,除了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之外,我更看重的是他们与人相处的能力。”朱益民说,“五六个人在一起生活,能不能知道进退,是否受得了委屈,能否懂得包容,都在考量我们的教育成不成功。”在朱益民看来,宿舍是极为重要的教育场所。为了培养学生群居时的凝聚力,她将宿舍的管理权下放给学生舍长,在宿舍内部实行自主管理;同时,学校德育处全方位建设宿舍文化,开展纪律、卫生等多方面评比,往往一支牙膏、一盒肥皂、一包餐巾纸等奖品,都能让学生奋勇争先。

  为了保证学生睡眠时间,朱益民还规定宿舍每晚10点准时关灯,第二天6点开灯,学生起床。有人建议朱益民,高考就要来了,学生自习时间不能适当延长点吗?朱益民的回答是:“坚决不行,事情不能本末倒置。”

  除了在宿舍大做文章,食堂改革也是朱益民到梅村高中后主导的一次大动作。以前,梅村高中的食堂都是学校自己办,有一些习惯并不太好。比如,食堂会把中午剩的饭菜到了晚上再卖给学生,还卖不完的,第二天早上又做成汤泡饭出售。因为学生没有选择,师傅做饭菜时也不够用心。

  学生吃不好,身体出问题咋办?朱益民觉得这事儿不能忽视,她积极引进一家快餐公司,与自家人各占一个楼面,展开竞争。

  “快餐公司各种管理程序都很规范,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自己人办的餐厅价格便宜,可以有效遏制快餐公司肆意涨价。”朱益民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双轨运行之后,学校食堂的管理逐步有序化,甚至比快餐公司还规范,食堂也成功晋级为无锡市“食品卫生A级单位”。

  每学期,朱益民都要邀请家长前来食堂参观操作间、品尝各式菜品。起先不以为然的家长们亲临其境后,大吃一惊,普遍反映“菜式很多,价格合理,味道不错”,真是“没想到”。而不少学生也纷纷表示,“家里的饭还没学校的好吃”。如今,梅村高中食堂成为学生心中的一大骄傲,也正因为此,无锡市新区卫生监督所决定将当年的学校卫生工作现场会开在梅村高中,号召其他学校向梅村高中学习。

  吃和睡,在朱益民心中绝非小事。而拥有国家一级游泳运动员身份的朱益民,更是十分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学校在运动场上的投入不菲,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室内游泳馆、可移动式足球草坪等设施一应俱全。学校20几个社团里,水中健美操、抖空竹等体育项目也不在少数。学校每年都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联赛,高三年级的排球联赛更是8个回合一直打到高考前夕……

  最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朱益民说,“学校就是要塑造学生身上的精气神和凝聚力,让他们拥有健康体魄和阳光心态”。

  为了不让学生“读死书”,学校还不遗余力为学生提供与书本之外的世界连接的机会。高一、高二、高三时,各年级会分别组织学生前往苏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大学等高等学府参观游学;春游秋游是学校的常规项目,每当此时,学校会组织学生前往总统府、南京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多地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在学校内部,每月都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四五月份是科技节,这期间,观看科技电影、航模比赛、四驱车模比赛、科技小报评比、科技创新大赛、地理拼图比赛、网页制作比赛、STEM课程基地体验等一系列活动纷至沓来,学生可以充分自主选择喜爱的项目。去年,学校还邀请了“蛟龙号”功勋为学生分享他们的故事,邀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模队前来表演……除了科技节,每年的体育节、文化艺术节、读书月等活动,让学生在上课之外,有充分的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朱益民将自己定位成一个“服务者”的角色,她说,当校长就是要做好服务工作。就是这样一名“任性”的校长,在她上任的几年里,尽管学生学习用时比过去还少,但“成绩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