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刚刚闭幕,教师待遇、职称改革、合理惩戒权……各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教师关注的热点话题展开热议,发出他们作为教师代言人的最强音—— 地方两会为教师发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3-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江苏代表:教师不宜延迟退休

  教师是否应延迟退休?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直没有间断过。在今年的江苏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盐城市第一中学教师沈增宏提出,不是所有职业都适合延迟退休,教师职业更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建议对教师延迟退休实行“弹性”制。  

  河北委员:让民办学校教师平等地养老

  在河北省,民办学校的教师人数很多,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养老保险执行的是企业标准,退休后的待遇与公办学校教师相差悬殊。为此,民进河北省委在今年省两会提案中建议,改变教师退休待遇“双轨制”,增加民办教师的社会认同感。委员们还建议,要加大对民办教育的土地政策扶持、建立健全民办教育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教师流动机制、规范民办教师录用门槛。  

  湖北委员:中小学应解决书法教师职称问题

  “根据初步估计,全国缺书法教师50万人,湖北中小学书法教师缺口达2万人。”湖北省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张天弓在湖北省2016年两会期间表示,教育部去年部署中小学全部开设书法课,但开设书法课还存在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是缺乏师资。他建议,湖北省建设100所书法教育示范学校,每所示范学校都配有书法专职教师,以此推动书法课程的普及,提高学生整体素养。

  四川委员:提高少数民族区域教师待遇

  四川省政协委员卓藏仓表示,要实现2020年完全脱贫目标,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因此需要提高基层中小学教师待遇,让获得良好教育、拥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高素质教师留在偏远地区。他建议,加大对基层中小学校、教师等教育资源的建设与投入力度,落实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政策,让青年教师不再盲目追逐大都市的繁华生活,留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传道授业。  

  安徽委员:授予教师合理惩戒权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被学生殴打”,“教师稍微说重些,学生就忍受不了,甚至走极端”……近年来,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类似的纠纷与麻烦不断,合理惩戒和变相体罚的界线在哪儿?安徽省政协委员张彩琴在省两会期间建议,应授予教师合理的惩戒权:“比如干扰课堂,让学生站多久算合理惩戒,超过多久则是体罚?”张彩琴认为,有了界定后,实际操作起来则更明确,教师们不会因此被束缚。安徽省政协委员周世虹则表示,教育部门尤其是义务教育主管部门,应对“合理惩戒和变相体罚”作出一些行业上的指引。  

  广州代表:补贴民办学校教师

  “许多民办外来工子弟学校教师的工资只有两三千元,民办学校教师还未能完全做到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待遇。”广东省广州市人大代表、市教育局局长屈哨兵在市两会上表示,教育应重点补贴中低端的民办学校,广州市相关补贴政策正在征求意见,内容包括工作3年以上的民办学校教师每月增加100元至1200元等。  

  厦门委员:建立编外教师资源库

  中小学教师群体女多男少,如今生二胎的女教师多起来,学校可能面临缺少教师的问题。福建省厦门市政协委员、厦门一中高级教师吴旭日提议,教育系统可以考虑成立“编外教师资源库”,由市教育局牵头招聘一批编外教师,组织统一考试,通过者可加入编外教师资源库。这些教师统一待遇,由市教育局动态调配,根据学校缺口安排。部分优秀的编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正式的招聘考试,加入编内教师队伍。  

  德州委员:不能漠视教师性别比失衡

  幼儿园女教师居多,男教师凤毛麟角;小学阶段以女教师为主,许多学科都是“娘子军”;初高中阶段男教师稍有增多,但男教师年龄偏大,比例也在逐年下降。山东省德州市政协委员、夏津一中副校长宋明旺认为,这一现状不仅影响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还影响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他建议,给学校一定的教师招聘权,在新进教师时适当考虑性别比例,避免比例失衡现象愈演愈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