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一学校能复制吗 ——《中国教育寻变:北京十一学校的1500天》读书沙龙侧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3-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究竟是一场什么活动,让原本只能容纳几十人的教室挤进来100多人?还有数十人一直站着参与3个小时的活动呢?

  原来,这是不久前围绕一本书——《中国教育寻变:北京十一学校的1500天》举行的一次读书沙龙,此书记录了北京十一学校的改革历程。

  此次活动由北京源创教育研究院主办,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的一间会议室举行,与会者围绕北京十一学校改革的意义及其模式能否复制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我至今没有读过这本书,因为实在不敢看,那段时光真的是太苦太累了,只要一想起就想流泪。”北京十一学校英语学科主任侯敏华有些哽咽地说。

  在侯敏华看来,课改让她感觉很累,但累的有价值。“课改之前,我与许多教师一样,做着并不开心的事情,但又不得不做。正是课改,让我再次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侯敏华开玩笑地说:“我现在的教育已经‘没有底线’了,因为孩子们做什么事情我都能接受,即使这些事情并不是我完全能理解的。教师就应该跟着学生的节奏开展教育。”

  据侯敏华介绍,在学校每年进行的幸福指数调研中,她已经连续几年都给自己的幸福指数打满分。“虽然累,但累的不是心,这种累让我觉得有价值。”侯敏华说。

  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教师王璐在阅读《中国教育寻变》这本书时,也感受到侯敏华所说的这种价值。她希望这样的学校有更多,希望北京十一学校的基因能遍布每所学校。“可能我们没有李希贵这样的校长,但我们能不能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现状?比如说我是一名教师,能不能改变我的教室?能不能改变我的学科?能不能改变我的一堂课?能不能改变一个孩子?我觉得,我能,我愿意试!”王璐说。

  湖北省监利县教育局原局长张晓冰说:“我读过李希贵的许多专著,但这些书只是理念和思想上的认识,而《中国教育寻变》这本书是北京十一学校课程改革的一个全景图,是李希贵教育改革思想落地实践的全方位解读,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最好的蓝本。”

  针对许多人认为北京十一学校的经验不可复制的问题,张晓冰认为,“完全套用北京十一学校的经验肯定很难成功,但能不能学习校长对教师的尊重、给教师的自由?能不能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自由?所以,许多东西我们不能只学习表面,更应该学习背后的精神。”

  《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副主任李斌也认为,北京十一学校的经验可以学习,但是课改的难处在于要挑战自己、挑战内心。因此,每个教育工作者希望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样的教育,这是很重要的前提。

  北京十一学校教育家书院院长赵继红现身说法,“怎么让学生喜欢,怎么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设计教学,从而让学生满意,这是我们做的最基本的事。只要从这点出发,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可学,没有什么不可复制的。”她也认为,北京十一学校的经验可以学习,但要有思考地学习。“教育应该是百花齐放的,如果所有的学校都成了北京十一学校的样子,我不认为这是中国教育的春天,可能是灾难。当每一个校长都成为不一样的李希贵时,中国的教育才真的有希望,我们的孩子才真的有未来,我们的民族才会有未来。”赵继红说。

  “‘十一’人的痛苦和突破、胆识和气度、奉献和牺牲,那些改革中哭哭笑笑的日子照亮了中国教育的未来,作为记者,我一定要记录下来。”正是“十一”人的勇于突破和甘于奉献,打动了本书作者、中国教育报记者李建平。2010年,已退休3年的李建平看到北京十一学校当时酝酿的改革计划中的巨大价值,历时4年全程跟踪观察、记录了这所学校的变革历程,终于成就了这本被中国教育新闻网评为2015年度影响教师的TOP10图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