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仪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5-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随看随想:

  《心仪》,如副标题所示,是关于国外作家的阅读笔记。

  这里选刊的是作者张炜对4位俄罗斯作家及其作品的感想和体悟。我们可能赞同张炜的品评,也可能另有一番自己的心得,这都无妨。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广泛深入的阅读,就不会写出如此精到而独特的文字。这些文字浸润着文学的晚生张炜对前贤的敬和爱。

  或者,我们并未从张炜的文字中获得会心的微笑,那么,它或能促发我们去捧读托尔斯泰们的作品?

  生当此际,可以对前人创造的美果佳酿作饕餮之享,这是时代给予我们的恩惠。张炜语:“如果不仅从一个写作者的角度去对待这一机遇,那么其幸福感可能更大也更为强烈。”愿我们能常常体验这样的幸福。

  张炜,当代作家,山东省作协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古船》、《你在高原》等。(任余)

  列夫·托尔斯泰

  我始终相信,他是赢得最多作家的尊敬的一个作家。没有一个人敢于用轻薄的口吻谈论他,没有一个当代艺术家不去仰视他。他的天才、难以企及的技巧,比起他的伟大人格,似乎都是可以略而不谈的因素了。没有人敢于断言自己比他更爱人、爱劳动者,比他更仇恨贫困和苦痛、蒙昧。

  他的作品多得不可胜数,又由于都是从那颗扑扑跳动的伟大心灵中滋生出来的,所以一旦让我们从中加以比较和鉴别时,就不由得分外胆怯,涌起阵阵袭来的羞愧。它们都由生命之丝紧紧相连,不可分割,不可剥离,真正成为一个博大的整体。于是他的一部长篇巨制和一篇短文同样伟大。

  我们在现代作家的机智和领悟面前发出惊叹时,最好忘掉托尔斯泰。因为一想到他,现代作家的那些光华就要受到不可思议的损伤。在他面前,聪明和睿智显得不太必要,也似乎有些多余了。

  他是“伟大”的代名词。

  他多么偏激,可是他多么真诚。在这种大写的人的真实面前,我们第一次想到了伟大的作家原来都是超越了自己的艺术的。而那些创造了现代艺术的辉煌的作家们,总是被自己的艺术所淹没,这同样是一种不幸。

  ———————————————————————————————————

  

  陀思妥耶夫斯基

  像托尔斯泰一样,他是文学世界中难以超越的高峰。一个真正的巨人最好能像他一样,那么真挚、纯洁、深邃,又是那么矛盾、犹疑和晦涩。他太不幸了,一生中度过了不少拮据期和病痛期。可是这些都没能阻止他成为一位大师,而且还援助了他,这真是奇迹。与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普希金一起,他成为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四位俄国作家之一。这个备受煎熬的灵魂影响了那么多的心灵,他的博大和慈爱与偏执和冷酷一样显著触目。

  小市民不会喜欢他。他的作品不是为一些肤浅而无聊的人写的。他有时也并非不想写消遣的作品,只是他的一颗心太沉了,从这颗心中产生出的一切终于无法消遣。

  与托尔斯泰一样,他在《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作品中有那么多直接的诉说和辩解,直接面对着灵魂的问题剖示使人战栗。在这种真正的人的激动面前,我们不由得要一再地感到自己的渺小、平庸和微不足道。

  

  屠格涅夫

  他在中国的影响一度超过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的作品的气质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特别是上一茬中国人——的欣赏口味。难以掩饰的俄罗斯贵族气、典雅绚丽的文笔,这一切都让有教养和渴望有教养的读者感到受用。要读好书就得找屠格涅夫那一类的书,人们似乎达成了这种共识。他不如托尔斯泰厚重和伟大,可是也因为没有那么强烈的哲学意味和宗教气息而更易被接受。

  他多情而善良,但只会被人民喜爱而不可能化为人民的一员。他的艺术是有良心的贵族的艺术。他的巨大才华会令一代又一代人钦羡不已,无论有多少人随着风气的转移而轻率褒贬,他的艺术价值是不会改变的。他所表现的美是真实的、不变的。

  对他的误解、某种偏激的损伤是会经常发生的,这也是贵族气的艺术家最容易遇到的。连曼斯菲尔德这样杰出的人物都忍不住叹息,说屠格涅夫“多么虚伪!多么造作!”——没有一点吗?有那么一点,但只是一点点而已。

  真正的人民作家,被苦难浸过并专注于表现苦难、深深地理解苦难的作家,才会彻底抛弃和消除那“一点点造作”。对于屠格涅夫而言,他一辈子也洗不尽“铅华”。不过这也好。

  他的《白净草原》、《歌手》等短篇小说写得棒极了,真是浑然天成。它们有不灭的美,在这种美面前,一个诚实的人总会感动的,会发出无条件的赞美,无论他信仰什么、有什么不同的审美倾向。

  他的长篇不如短篇,而他的后期作品又不如前期。《猎人笔记》也许是最真实有力、最能代表作家艺术成就的作品。

  

  契诃夫

  托尔斯泰赞叹他为“完美的人”。他的艺术也少见的完美。短篇小说的规范杰作,在他这儿得到了确立。他的艺术像他这个人一样洁净、纯粹。即便是创作历史更漫长、成就更大的人,在他的严谨和忠诚面前都会感到羞愧。一个几乎不受时风影响、永远被人喜爱的作家,也许就需要像他一样,从里往外的真实和完美。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优雅的风度,永远保持和流露着最良好的教养。

  除了文学创作之外,他还有一份同样具有强烈道德感的职业,那就是治病救人的医生。

  我相信在艺术手法不断翻新的今天或以后,在越来越浮躁的现代人之中,那些读者仍然会找到他,并发出由衷的赞叹。比起他同时代的某些现代主义作家,他似乎没有什么烦琐冗长。于是一个既不喜欢现代艺术又对老式创作手法有些厌烦的读者,就会去读契诃夫。

  (选自张炜《心仪:域外作家小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4月第1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