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动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5-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生当“大掌柜”

  学生也能担任CEO?近日,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文化创客空间正式成立,由学生自主经营咖啡厅、文化馆。试营业首日,咖啡厅门前排起长长的人龙。

  一年多前,该校开始筹备成立学生文化创客空间,在校园“海选”高管,9名学生脱颖而出,并于去年暑假到新浪网广东省分公司实习,同时参加了国际NGO商赛,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学生文化创客空间的场地由学校提供并负责装修,室内设计、经营范围、进货渠道、人员招聘、营销推广等全部由学生负责,每周一召开董事会,周二召开全体员工例会。学生文化创客空间分为营业部、设计部、财务部和市场部,规模已从最初的9人发展为58人。该创客空间如何经营,包括如何做财务报表等,学生们都需要现学,而且还要考虑怎样实现盈利。

  

  跟着熊猫走世界

  日前,四川省成都市熊猫路小学组织开展了以“跟着熊猫走世界”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春天、亲近自然的同时,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情操。

  与以往的春游不同,这次学校3个年段分别选择了不同的地方开展活动。低年级学生到成都动物园,与园内科教部员工一起开展“我是地球小卫士”活动,传递保护地球小点子,画地球妈妈,学跳动物操等;中年级学生到成都植物园,在园区志愿者的带领下赏花、识花、认识植物,并开展了创意低碳花手工制作活动,用废旧的汽车轮胎和2000盆美丽的盆花摆放出漂亮的图案;高年级学生到成都的起源地“金沙遗址博物馆”进行寻根之旅,在博物馆认真地听讲解员讲解,与博物馆工作人员一起做拓展活动。

  

  游学体验“脊梁”课程

  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实验二小六年级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前往北京市第二十中学附属实验学校进行游学,零距离体验该校的“脊梁”课程。

  此次游学活动在“小、初、高一体化育人模式培养创新”实验课题指导下,通过“脊梁”课程体系中科学素养、艺术素养、人文素养、健康素养、技术素养课程的开展,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学习的快乐,感受课程的丰富性。

  当天的“脊梁”基础课程以自然班为单位,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心理健康、传统礼仪等课程。数学课的图形教学中,教师采用拼接教具,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学生们通过动手制作、拼接,对图形、空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语文课上,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带领学生领略了诗情画意般的“荷塘月色”,让学生穿行于散文的字里行间。

  

  炫起民族教育

  近日,北京市德胜地区第三届民族团结教育嘉年华活动在北京七中举行。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德胜校区、五路通小学、育翔小学等学校共1300余名师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北京七中是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首批实验校。近年来,该校自主开发了以《面塑艺术》、《剪纸》、《傅雷家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代表的一系列校本课程和以《胡同文化》为代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同时,为初、高中学生增设了门类不同的选修课,比如面向初一、初二年级学生开设了“城宫计划课程”,该课程体系含盖艺术、科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4类18门课程。

  作为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校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北京七中已形成丰富完善的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团结教育体系。以“民间面塑艺术”“暗榫”“剪纸”“中国书法”等为代表的民族传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以民族体育运动会、传统曲艺进校园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均已成为民族教育“进学校”的有效载体。

  (钟原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