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当“学生”,重点在“入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7-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不久前,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江口街道第二小学作出规定,全校34位在职教师,本学期结束前必须体验一天当学生的生活,并写一篇体验日记。其中,副校长吴才富与学生一起体验“抄答案”,写出了一篇2000多字的“反思日记”,反思教师布置作业的科学性。

    “这么简单的题目,你们怎么就不会呢?”“这个问题我在课堂上已经讲过N遍了,怎么还是做不来!”在当学生的岁月里,你是不是很反感这样的话语,甚至落下过心理阴影?作为教师,类似“恨铁不成钢”式的抱怨话语,有没有成为你的口头禅?

    平心而论,口出“恶言”的教师,其实并没有恶意。之所以如此“口是心非”,大多是因为在讲台站得久了,难免日益脱离“群众”——学生,思考问题,布置作业,也就凭想当然了。

    对此,教师们偶尔也有感同身受的经历。尤其是参加教研活动,连续听一整天的课,“累”得直不起腰时,许多教师会发自肺腑地感慨当学生真不容易。每每置身乏味的课堂,教师更能体会学生真的是在遭受煎熬。

    可问题是,这样的体会往往只是“昙花一现”,时过境迁,很少有教师认真反思并因此改进自己的教学。即便有几位“热心人”有心探索,也常常在“现实”面前迅速回归原位,依旧“高高在上”发号施令、布置作业。真是“多年媳妇熬成婆”,全然忘却学生时代的“痛苦”。

    因此,学校要求全校教师尝试当一天学生,无疑能促使教师走下讲台,俯下身换位思考,值得肯定。从操作实施情况看,也可圈可点。老老实实“当一天学生”,并体验了一回“抄答案”的副校长吴才富,所写的反思日记内容详细,感触颇深。学校官方微信发出后,吸引了大量阅读者,网友家长纷纷点赞。吴才富自己也感慨“以前遇到孩子做作业抄答案又急又气,现在想来,教师在作业布置上要反思”,作业设计要有梯度,要切实考虑学生的课业负担,要维护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这种新奇之事,学生的反响也颇为热烈,他们对教师的“换位任务”很感兴趣,有学生主动要求教师与自己结对,甚至有的孩子点名校长一起上课。总之,这种换位体验,具有拉近师生距离、促使教师不断反思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等诸多妙处。

    然而,教师当“学生”毕竟是一场“戏”,“演戏”容易“入戏”难,如何“假戏”真做,值得深入探究。学校的要求固然是必要的制度保障,但关键还在于教师是否真心投入。倘若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那就成了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甚至还会引发学生的反感。反之,像吴才富那般认真对待,就会从体验这面“镜子”中照出自己平常所感受不到的问题,增进对学生的理解,进而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

    接受记者采访时,黄岩区江口街道第二小学校长表示,类似的活动将会继续搞下去。我相信,这不是作秀和演戏。即便真的带有作秀成分,这样的“演戏”也有其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真心觉得,这样的“演戏”越多越好。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衢州二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教育新闻人”在行动     下一篇:◤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