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韵搅团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7-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来到陕西,一定要尝尝“搅团”:一道辣滋滋、油渍渍、酸溜溜、咸丝丝的农家美食。

    搅团又叫“水围城”,用玉米面、荞麦面、高粱面、土豆面等杂粮制作而成,在关中一带非常有名。

    据传,诸葛亮屯兵岐山,在渭水南岸与魏兵对峙,为了缓和士兵的思家情绪,便发明了“搅团”这道美食。

    搅团的制作过程叫“打搅团”,是件力气活,两个人轮番揉打,才能打出柔韧筋道、色泽鲜亮、香味浓郁的搅团。打搅团时,一手端面粉碗,一手拿擀面杖,将面粉缓慢而均匀地倒入开水锅里,边烧火边搅拌,待烧开冒泡时,再用力搅拌,直至均匀无疙瘩颗粒。

    搅团快熟时,将擀面杖插入锅中,如果黏在擀面杖上的搅团慢慢向下流动却不断线,说明火候恰到好处,不稠不硬。如果太稠或太硬,就要用开水调稀再加热搅拌,直至均匀为止。

    搅团做好了,趁热盛一团入碗,加入制好的汤汁。中间是搅团,外围是汤汁,像水围着城,这便是“水围城”的吃法。还有“漏鱼儿”的吃法——先置一盆凉开水,将搅团用漏勺过滤一下,凉水盆中的搅团两端尖、中间鼓起,像鱼儿一样,在盆中游来游去。

    搅团香,香在汤汁和配菜上。汤汁又叫醋水,用香油、醋、辣椒、盐、蒜泥、姜末、芝麻等调配。配菜除了韭菜、西红柿、鸡蛋,一般还有灰灰菜、苜蓿、萝卜缨、黄瓜丝等农家菜,清淡不腻,让人胃口大开。

    搅团像浆糊一样有黏性,于是陕西人干脆称那些做事不精明、算账不清楚、说话不利索的人为搅团:“你像搅团一样,理不出个头绪来!”过去关中农村,谁家娶了新媳妇,婆婆想看媳妇的厨艺,就让她去打搅团。搅团光不光、筋道不筋道,新媳妇的厨艺一看便知。

    搅团还曾是关中农家的救命饭,少量的面就可以制作大量搅团。小时候,细粮少,母亲每次打搅团都是半锅,全家人就着野菜,早上吃、晚上吃,一家人围在一起抢着吃。家的味道,亲人的味道,全在这一盆搅团里了。

    如今,这搅团勾着游子的乡情乡梦与乡愁,成了久久不散的思念与怀想……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凤翔县教师进修学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洛阳汤     下一篇:山里人家打米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