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教学课程设计 课内:7课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8-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活动安排任务设计活动主题课时安排活动设想第一阶段初读感受自主提问

    《为我解惑》

    ——《呼兰河传》互助式阅读交流课

1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读得深的同学带动读得浅的同学,还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第二阶段细读品味分类批注

    《含英咀华,唇齿生香》

    ——阅读批注分享会

1开学讲到了批注式阅读,利用这次阅读让学生作不同类型的批注,细品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第三阶段偷师名家(一)片段仿写

    《照葫芦能画瓢》

    ——片段仿写分享课

2(1+1)萧红散文化的语言比较适合学生学习,通过仿写可以让学生深入学习萧红自由的语言表达。第四阶段偷师名家(二)迁移写作

    《“跟大师学作文”系列之萧红篇》

    ——迁移写作训练课

3(2+1)《呼兰河传》花了大量的笔墨写了家乡的自然风景、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可以引导学生将这些题材和写作手法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

    【活动过程】

    一、阅读任务布置

    4周看完《呼兰河传》,每周做5处旁批。每周的3个午读(每个午读30分钟),要看完小说的四分之一,看不完课后找时间看。前4周的阅读任务以个人阅读、批注为主,完成阅读后进行片段仿写,交流批注和仿写。第五周进行大作文写作,第六周上“我跟萧红学写作”展示探讨课。

    二、阅读交流活动实施

    (一)为我解惑——《呼兰河传》互助式阅读交流课

    解惑:看书过程中的所有疑惑都可以提出来,无论是内容、结构上的还是写法上的,大家一起讨论解答,课堂未能解答的部分回去查找资料。

    (二)含英咀华,唇齿生香——阅读批注分享会

    学生阅读到一半时用0.5课时交流旁批,通过交流和点评,可以给不太会写旁批的学生一些启发。全部看完再用0.5课时继续交流。部分学生上台展示,每个学生选两处自己最满意的批注与全班同学交流。

    (三)照葫芦能画瓢——片段仿写分享课

    1. 选择《呼兰河传》中自己最欣赏的片段,先摘抄,再仿写。可以仿内容,也可以仿写法。

    2. 摘抄后批注,然后再仿写。要求仿写和批注合起来不少于120字。

    (四)“跟大师学作文”系列之萧红篇——迁移写作训练课

    1. “我跟萧红学写作”之大作文写作(2课时)

    从《呼兰河传》中提炼可用于自己大作文写作的内容 ,找出可迁移的点,每个人提供自己的写作方向,全班交流,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写大作文

    2. “我跟萧红学写作”之展示探讨课(1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比阅读,完成迁移写作从“形似”到“神似”的提升;

    (2)通过归纳总结,探讨偷师名家的最佳方法。

    活动一:等闲识得东风面

    请学生阅读两篇文章,找出写作内容迁移自《呼兰河传》哪处,两篇文章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谈谈自己更喜欢哪篇。

    活动二:似曾相识燕归来

    请学生再阅读两篇文章,看看写作内容迁移自《呼兰河传》哪处,写作迁移点有哪些,这两篇文章和前两篇文章有什么不同。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归纳一下从阅读迁移到写作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