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与魏晋风流(2)会心处不必在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09-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汉语中的“咏絮才”一词,一是指诗才,二是形容女子聪敏。这个词来源于《世说新语·言语》的一则著名故事,讲的是谢安在某个下雪日召集家族晚辈讲论诗赋文章,雪下得很大,谢安以“白雪纷纷何所似”发问。谢安次兄谢据之子谢朗应声回答:“撒盐空中差可拟。”意思是:抓一把盐从高处撒下,白白的盐粒飞落,与下雪仿佛。谢安长兄谢奕之女谢道韫对谢朗的比喻不满意,回应道:“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她觉得,春风一起,柳絮飞飞扬扬,用来比喻此时的“白雪纷纷”才更形象。

    谢道韫咏雪的故事,直接蕴含着文学的重要奥秘,这就是:艺术的深处是自然审美。或者如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所说:“山水美的发现和晋人的艺术心灵直接相关。”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山水自然,一直是艺术家面对和描写的对象,但钱钟书先生认为,早期诗歌“有物色而无景色”,自然山水没有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只有到了《文心雕龙》所说的“极貌以写物”“极声貌以穷文”的两晋以后,物色、景色都蔚为大观,中华审美才出现了一次重大变化。宗白华先生认为,晋人发现了自然山水,固然是因为山水诗在东晋正式确立,更主要的则是自然山水在两晋时期真正成了独立的审美对象。

    画家顾恺之游山水之窟会稽,他人问会稽山川如何,顾恺之描述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前三句写出一幅有静有动、生机盎然的自然图画,末尾一句的比喻则尽显山水的奇幻与韵致,堪称点睛之笔。顾恺之对会稽山水的审美感知,整体透出一种气韵,这在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有更具体而微的展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在这一“信可乐也”的场景中,万物勃发,万类有情,互相感通,交相映带。

    晋人对山水之美的发现,是以纯明之心,体贴外在世界、周边环境。《舆地志》引用王羲之对山阴的一段描写:“山阴路上行,如在镜中游。”《世说新语·言语》则记载了王献之描写山阴的文字:“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王羲之用平时照镜的感觉拟写“山阴路上行”,镜子映物是将立体、多层次的外物叠合在一个平面,使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清晰化、简洁化。王献之“山川自相映发”的感觉,突出了物与物之间的“映发”关系,侧重写出审美主体的“应接不暇”和“尤难为怀”。

    人对自然的情感回应,正是诞生美的根源。因此,晋简文帝入华林园,对随从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美并非只存在于远离尘俗的世外,只要能“会心”,但凡水木清华之地,都可忘怀凡俗,与万物融通为一。

    当晋人发现自然山水之美,文学的感性描写就占据了突出地位。自然描写在魏晋时期不仅见于专门的山水诗文,同时也广泛渗透于其他场合,尤其是人物品藻方面。《世说新语》评王羲之云“飘如游云,矫若惊龙”,评王戎云“眼烂烂如岩下电”,评王恭云“濯濯如春月柳”,评嵇康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在大量的类似描写中,气韵生动的自然美都以比喻的形式品藻人物,以自然美彰显人物内在的品格和风神。对自然美的深入感知和充分表现,正是魏晋风流的重要特色,也是中华传统艺术的重要推进。

    (作者系江西师范大学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看 云     下一篇:兰花草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