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天地间 记录时代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2-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记者林焕新(右)在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火车站采访暖冬春运志愿队学生志愿者。 张维维 摄 本报记者徐德明(中)在采访天津市静海区献血干部教师。记者供图 本报记者倪秀(右)在采访中。记者供图

    ■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新春之际,本报记者踏上“新春走基层”的征程,分赴大江南北,深入基层、深入校园,采访记录教育系统干部师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精彩瞬间和喜人景象,鲜活展现大家学习工作生活的点滴变化和切身感受,全面反映各地教育改革发展所取得的积极成效,凝聚广大干部师生团结奋进的力量。

    最美的风景在基层、最深的感悟在基层,成为每一名新闻工作者的共识。“新春走基层”活动中,记者们用细腻的文字描摹节日的喜庆氛围,用生动的笔触讴歌催人奋进的时代,用写实的镜头记录日新月异的发展;走进一个个教育现场,感受一位位教育同仁,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教育故事;在扎实的采访中练好脚力,在敏锐的观察中提升眼力,在冷静的思考里增强脑力,在形象的文字上淬炼笔力。在行走基层的过程中,他们收获着成长。在此,我们选取了部分记者“行”的观察、“走”的思考,展现他们深入基层一线,记录伟大时代的奋斗风貌。——编者

在火车站记录春运学生志愿者

善小为之聚力量

本报记者 林焕新

    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话,用在公益志愿者身上颇为恰当。

    比起抢险救灾、抗击疫情,许多公益志愿者的服务内容都是生活小事:指路、捡垃圾、维护秩序……但正是无数小事交叠,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底色。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最深刻的感受是,在一个个基层岗位上,身处象牙塔中的学生得以了解社会和人生百态。他们忙碌在车站、社区、养老院、旅游景区等地,接触各个年龄段、各种职业、各个地方的人,进而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在火车站,许多志愿者告诉记者,他们由衷地为归家的人感到开心,也急切地希望自己帮助的每个人顺利到家。他们中有许多是外出求学的大学生,更与归途中的人们感同身受。

    引导、鼓励大中小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缩影。在各地各校、共青团组织等的引导下,公益时长成为学生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积累公益时长是许多志愿者迈出“公益”第一步的契机,而正是迈出了第一步,他们才切身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幸福感、成就感,从而种下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种子,甚至排除困难、持之以恒付诸行动。“志愿汇”软件统计数据显示,福州市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到87万人。希望未来有更多渠道、更多平台为学生群体提供参与公益活动的机会。

    此次报道中,记者本人也当了一回志愿者。作为许久未回家过年的“北漂”,每一位行色匆匆的旅客身上仿佛都有自己的影子。有人说“谢谢”,有人点点头,有人顺着指引继续奔跑,暖意不断涌上心头。在车站,记者也欣喜地感受到家乡的变化。2016年地铁1号线通车,如今2号线、5号线、6号线都已通车,4号线也将于2023年开通。

    善小为之,犹如积小流成江海。如此多的有志青年集合起来,定将构筑更加美好的未来。

采写作品:《青春力量暖春运》见1月30日一版

在校园直击留校学生春节生活

他乡亦有故乡味

本报见习记者 程旭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天南海北的人欢聚团圆的节日。然而并非每个人都能在此佳节与家人一起吃顿团圆饭,尤其是对于刚刚离开家的大学学子们来说,因为种种原因留校过年,面临的孤独可想而知。

    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何让离家的学子感受到家的温暖,欢欢喜喜地在异地他乡迎接新年?记者在这个新春看到了高校所做的努力。

    在中国农业大学,记者最深刻的感受是,学校通过不同方式为所有留校学生策划了丰富热闹的活动。充满传统特色和喜气年味的活动驱散了孤独,让校园里充满了春天的暖意。合唱、吉他弹唱、舞蹈、魔术、话剧、配音秀……这些别出心裁的节目出现在学院的线上晚会。合影打卡、写春联、写福字、剪窗花、交换福袋、套圈、抽新年盲盒、投壶、面塑……线下活动现场更是气氛热烈,洋溢着欢声笑语。在校学生、教职工及家属全都参与其中,仿佛一个欢乐的大家庭,沉浸在温馨祥和的节日氛围中。

    学校、学院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充分保障,让学子忘记了离家的烦恼。新年里,留校学生都收到了暖心大礼包:除了除夕年夜饭餐券、食品,还有癸卯兔年生肖吉祥物、科普书籍……一份份礼包盛放着对留校学生的关心关爱。书画迎春活动,让师生们尽情在纸间挥洒情感,思乡之情,感恩之情,憧憬之情……所有淤积在心中的情感以这种方式表达出来,心中只留下对未来的祝福向往。

    山高有行路,水深有渡舟。这两年来,因为种种因素,不少人许久未回家过年。然而,高校坚持不懈、细致入微的贴心服务,在北京最寒冷的这几天,让每一个异乡学子体验到了过大年的热闹和温暖。

采写作品:《多彩团拜感受浓浓关爱情》见1月20日四版

在病房陪伴医学生齐心战“疫”

一线也是大课堂

本报记者 甘甜

    最初,我是被江西中医药大学医学生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事迹所感动。随着江西进入疫情高峰期,医疗机构和一线医务人员面临着巨大压力。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本就是新冠医疗救治省级中西医结合定点医院。

    艰难时刻,即便学校及其附属医院已经发出放假通知,众多学生仍挺身而出,主动向学校和医院提交“请战书”,积极要求坚守临床一线。

    10多天里,这些学生见证了身边人从“恐阳”到基本上“都阳了”的转变。

    他们当中有感染第3天就申请返回一线岗位的学生支部书记、2021级研究生黄帅亮;有曾跟随导师援渝抗疫,在疫情最吃紧时,每天拖着蛇皮袋去药房为患者们拿药、寄药的2020级研究生吴梦文;有“阳康”后多次向学校提交“请战书”,要重返岗位,并做好了春节不回家准备的2020级研究生史海勇……

    2021级研究生汪士裕也一直奋战在附属医院的临床一线,他记得最严重的时候一个晚上接了二三十个发热病患,但即便是最艰难的时刻,他们想到的却是“得到一线去,同老师和学长们一起抗击疫情”!

    这只是一群平均年龄24岁的在校学生,却用年轻的身躯为患者筑起坚固的健康防护墙。当记者问他们是否有过畏惧时,他们大多数人的回答却是“怕因为自己被感染后,影响到换班”。

    因为学习过专业知识,他们对疫情没有太多恐惧,迎难而上,在抗击疫情的实践中更学会了独立思考、忙中有序。

    不一样的战场,但都是最好的课堂。

采写作品:《坚守一线展现动人医患情》见1月20日四版

在献血屋见证教师的爱心之举

于无声处显真情

本报记者 徐德明

    教师如何才能成为教书育人的“大先生”?新时代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这是始终萦绕在记者脑海中的重要问题。

    天津市静海区教育系统争先献血的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但足够温暖。献血这项工作虽然告一段落,但教师“以爱育爱”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这不仅是天津教育系统广大教师用暖心之举、善义之行,诠释师者无私奉献的美德和感恩社会的高尚情操的一个侧面,也是天津教师努力争做胸怀“国之大者”的“大先生”的一个缩影。

    师德加速,唱好高音。教师群体踊跃献血,是天津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发力的结果。近年来,天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师德师风这个第一标准,完善并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记者在长期采写报道天津师德师风建设成果的过程中,受到鼓舞、受到感染,深感唯有从心出发,才能直抵心灵。

    奉献加倍,定好主音。无偿献血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如同教师这份职业一样,点燃自己、照亮他人。关于奉献,天津教师有这样的共识:走出小我,融入大我;走出小家,服务大家;走出小众,拥抱大众。无论哪里有需要,都能看到教师服务奉献的身影。

    使命加温,奏响强音。一直以来,在记者的采访中,目之所及是生命,心之所向是使命。在天津教育界,有一种速度叫“天津速度”,有一种温暖叫“教师志愿”,有一种可爱叫“学生比心”。多少个日日夜夜,教师们你温暖我,我温暖你,义无反顾、无怨无悔地投身强国有我的生动实践中。

    在记者看来,走基层实际上就是一份带着问题出发、带着真情抵达的“答卷”:唯有巧用脚力,迈开双腿去实践;锤炼眼力,睁开慧眼去观察;激发脑力,抬起头来去思考;调动笔力,凝练文章去讴歌。而这也是教育记者所表达的对教师职业的由衷敬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