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 载你“航到经典的海里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3-15 / 加入收藏 / 4518 阅读 [打印]
超市便利店下单优惠 每天领取别错过,单单优惠享不停

    再其次,在表述上,全书导入生动,层次清晰,逻辑严密,是一部一线教师切实可用的经典导读的参考教案。全书的每一篇,一段一层意思,层层有序推进,首尾呼应,浑然一体。在我看来,有意开设“经典导读”课程的语文教师,完全可以用《经典常谈》为教材,按照每一篇的主题,分出逻辑层次,拟出恰当标题,就能适用于课堂讲授。例如,“《说文解字》第一”,共10个自然段,按内容可分为四个逻辑层次:一、“仓颉造字”与文字的起源,1、2自然段;二、从“字书”到《说文解字》,3、4、5自然段;三、文字的发展与“六书”,6、7、8、9自然段,这是全篇的重心所在,讲授时还可以分出若干层次;四、书体的演变,最后一个自然段。以《说文解字》为中心,文字学的常识已囊括其中。再如“《诗经》第四”,共10个自然段,按内容也可分为四个逻辑层次:一、《诗经》的成书或从歌谣到唱词,1、2、3自然段;二、“诗言志”与用诗,4、5自然段;三、《毛诗传》与解诗,6、7、8、9自然段;四、“六义”说,最后一个自然段。以《诗经》为中心,先秦诗学作了扼要介绍。《经典常谈》的每一篇,都应作这样的解读。只有剖析了著作的思维结构,才能把握作者的思想精髓。

    80年前,《经典常谈》是为当时的中学生写的,朱自清把它比作一只把学生“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的“船”:“如果读者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可是如果读者念了这部书,便以为已经受到了经典训练,不再想去见识经典,那就是以筌为鱼,未免辜负编撰者的本心了。”

    “经典训练”,必须“亲近经典”;“享受经典”,必须“直面经典”。愿我们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乘上这只文化之“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阅读《经典常谈》是第一步,“见识”经典原著是目的。教育学家赫钦斯说得好:不读伟大的经典,称不上受过教育;直接领略伟大经典中的永恒真理,是进行理智训练的最好途径。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超市便利店下单优惠 每天领取别错过,单单优惠享不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