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乐融合 相得益彰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1-06-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安吉县实验初级中学 胡 萍

诗乐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传统。《周礼·春官·大司乐》曰:“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几千年来,诗乐在陶冶情操、滋养心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们有责任让学生了解、熟悉并喜爱祖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激活民族基因,促发民族自觉。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古诗文吟诵”不失为引领学生进入民族音乐学习的有效路径,本文将结合《江雪》课堂实录片段来谈谈诗乐教学的特征和价值。

以下是课堂片段实录:

师:请之前演奏竖笛的学生逐个自由吹奏,其余学生感受其表现的意境,互相交流,比如吹出渐弱的颤音表现意犹未尽的感觉,其余学生用哼鸣模拟;请演奏竖笛的学生合作表现,自由加入和淡出,其余学生聆听交流;请学生试奏扬琴,尝试用拍、击、敲琴的各个部位发声,找到自己喜欢的音色参与到竖笛组的合奏;

生:聆听《江雪》,关注古琴、吟唱;画古琴的音乐形态(用毛笔);关注尾声的意蕴,用图谱表现;搓手、响舌、拍腿参与到音乐中……

课堂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就像一幅水墨画,素、雅、空、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满足。

一、素——江天一色无纤尘

1.教学材料的选择显“素”

这些课例都只用一个教学材料,比如《江雪》就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朱践耳的《第十交响曲“江雪”》片段。这部交响曲的灵感来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单乐章,采用故事吟唱、古琴演奏与交响乐队合作表现的形式,表达了朱践耳的批判意识和对独立人格的独特理解,体现了当代艺术家和一首经典古诗跨时空产生的精神共鸣。此为一“素”。

2.教学手段的运用显“素”

这些课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中令人眼花缭乱的教学方式,采用的都是直接进入音乐本体的最简单、纯朴的教学手段。教师让学生吟诵、交流、调整、再吟诵,演奏、尝试、交流、调整、再演奏。没有哗众取宠,更没有夺人眼球,有的是不断地循循善诱、不停地鼓励启发和激趣设疑。此为二“素”。

二、雅——江流婉转绕芳甸

1.教学语境的营造显“雅”

教学不再一味关注知识技能,而是大量关注审美意境,有历史的,有文学的,有器乐加人声的,等等。在这样“雅致”的语境中学习,师生角色定位非常自然。给学生松绑后,学生表现得越来越自由,课堂创造力也得到彻底激发。比如学生从一开始竖笛不敢吹出声音到后面能流畅地演奏,从小声诵读到大声吟唱等,皆因语境“雅”所致。

2.教学内容的选取显“雅”

这些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内容本身就极为雅致。比如《江雪》以古琴名曲《梅花三弄》贯穿,在演奏风格上,不仅运用了“清雅悠远”的审美观,还大胆运用了“杀声”。这首交响曲,并非单纯为古诗谱曲,也不在写柳宗元的个人遭遇,而是借助诗的意境,以吟、诵、唱相结合的手法,加上古琴新韵,站在今人的立场下,以现代化、交响化的表述来弘扬独立人格精神。人声、古琴、乐队的合作既保持了高度的统一,又各自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显得极为雅致。

三、空——江水流春去欲尽

1.教学语言的引导留“空”

“请把你的感觉表现出来。”“请你尝试一下。”“你还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你想要表现的声音吗?”“你觉得什么时候进入好就什么时候进入。”……这些教学用语大都没有指令性的要求,更没有具象性的描述,有的只是引导、鼓励、启发,为学生营造了自由的开放空间。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声音意义的不确定性,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性行为和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形成与古人的隔空对话,与乐本的亲密交流。

2.学生活动的设计留“空”

黑格尔曾言:“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而我们平常太多看到很多教学打着审美的旗号,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忙碌状态,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让学生“空”起来。只有“空”,才能解放学生的身体,让他们把身体当成最好的乐器来参与音乐;只有“空”,才能解放学生的头脑,帮助他们构建音乐思维;只有“空”,才能解放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能自由地想象和表现;只有“空”,才能帮助他们找寻到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音乐感觉。

四、白——江潭落月复西斜

1.作品内容的选择留“白”

在古诗文中,留白艺术是形象化的结束,却是意象化的开始。在上述课例中,古诗作品和音乐作品也凸显了留白的艺术特征。这种技法突出地表现了“诗如乐,乐如诗”,使音乐产生很强的艺术张力,给听者留下更多想象的审美空间。诗乐同源,古诗讲究气韵生动,疏可跑马,密不容针。其中的“疏可跑马”,主要是指留白艺术。音乐亦然,往往一音千金,如同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带领学生细细品味一音之韵味,无限不可言喻、只可意会的境界皆在其中。

2.教学策略的预设留“白”

留白,雅称“余玉”,就是在整幅画面中刻意留出必要的空白,借以表达一种“空灵美”,以期给欣赏者留下无限的遐想和思索的余地。在诗乐教学中,教师的大量留白会让学生发出“不仅能这样敲,还可以那样吟”的感叹,收获意外的惊喜。诗词赏析终离不开一个“想”字,音乐更需要想象,留白就是给学生留出大量可以自由畅想的空间,更好地表现音乐。

诗乐,在心,在艺,在情,在感。诗乐教学旨在促发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和鼓励学生情感的表现,而表现的最高标准,是和谐。和谐就是美,是优雅。诗乐教学不再追求整齐划一的模仿,开始追求极具个性的表达,这才是理想中开放式的生本课堂。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