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还有半个月!送上"高考冲刺指南"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5-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内容提要:2019年高考即将拉开大幕。在距离高考剩下的半个月里,复习时间该如何安排?哪些内容是重点复习知识点?考生们如何进行最后科学有效的冲刺复习?今天,本报特邀我市重点高中各学科名师,为考生送上“高考冲刺指南”,为津城所有考生加油!

2019年高考即将拉开大幕。在距离高考剩下的半个月里,复习时间该如何安排?哪些内容是重点复习知识点?考生们如何进行最后科学有效的冲刺复习?今天,特邀重点高中各学科优秀教师,为考生送上 高考冲刺指南 ,为津城所有考生加油!

今日刊发: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

数学

耀华中学高三数学备课组组长 刘新亮

强化五个意识,做到心中有 数

一、研磨天津高考真题,做到知己知彼。

天津这轮高考从2009年开始,到今年结束,所以这十年的真题是备考2019最宝贵的资源。那我们应该怎样利用这十套高考题呢?首先应该横向纵向比对,了解哪些是必考点,哪些是常考点,哪些是送分的容易题,哪些是甄别能力的拔高题。对于那些应该能得分的题,必须熟练掌握;而那些自己能力达不到的题要勇于舍弃。其次,从考查能力的角度分析每年关键题的联系,你会发现很多题是极其相似的,比如2009年和2014年的数列,2015年文科和2018年理科的解析。通过这样的联系更好地做到融会贯通。

二、积累应试技巧、提升数学素养。

应试技巧包括时间的分配、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和应试心理的调整。时间的分配和心理的调整可以通过最近几次模拟考试或做几套不同年份的高考题去积累一些经验,因为毕竟难度不同,时间分配略有差异,心理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数学试卷中的三种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各有应对策略。选择题方法最活,它对速度有较高要求,有时关注选项、借助图形、极端逼近等方法就能避免繁琐的运算。填空题最容易丢分,如开闭区间,一解两解,集合形式等问题最容易出错,因此要小心谨慎。解答题是按照步骤给分的,有时即使算错了,公式也是给分的,因此要规范作答。

三、回归课本和基础,力争知识无死角。

很多同学都听说要回归课本,但却不知怎么回归。我觉得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主动回归,包括课本上的定义、公式、定理等,要做到明确熟练,比如,有可能考前3个月都没用到过的求导公式,很多同学都已经不记得了,但2018年高考就考到了。另一个是被动回归,如果在做题中发现自己哪个概念不清或思路不明,应该回归课本,了解相关知识及解题方法。比如对正弦函数图像与性质比较熟悉,但一旦遇到余弦和正切,很多人就可能不会做了。

解答数学中要强化五个意识:

1.定义域意识。比如在直线方程中出现斜率k时,是否讨论了k不存在的情况?当出现1/k时,是否讨论了k=0的情况?数列中出现Sn-1时,是否讨论了n=1的情况?遇到对数函数lnx是否注意到了真数x 0的情况?

2.换元意识。有些问题换个元,不仅使式子简捷,而且还便于发现问题的本质。

3.简化意识。任何问题都应先化简再研究,如解析几何运算量大,该约分时就约分,该去分母时就去分母。只有简化了问题,才能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4.转化意识。将不熟悉和难解的问题转为熟知的、易解的和已经解决的问题;将抽象的问题转为具体的和直观的问题;将复杂的问题转为简单的问题;将一般的问题转为特殊的问题。比如解析几何中几何关系的转化可能大大地减小计算量,函数与方程的转化可以更直观地解决问题等。

5.检验意识。常常有同学在考试后说,这题我会,但算错了。那么如何有效地避免会的题出错呢?我们说办法只有一个,就是检查,而且要随时检查。一套试卷做完剩下几分钟检查,往往不知从何查起,如果边做边检查,需要调取的数据都在大脑内存里,反之,回过头来再检查,数据可能已经删除或存到草稿纸硬盘里了,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检验的地方很多,比如选择题选出正确选项之后,再看看其他选项,比如数列算出通项或前n项和之后代前两项检验一下,再比如向量法解立体几何,当你算出法向量时,再通过平面内的第三条线来验证是否与法向量垂直,准确无误后再接着做。

物理

天津市第二南开学校 物理学科组长 蔡淑华

力争稳中求进 做到安心静心

高考的脚步临近,在最后两周的复习中,作为一位有多年高三从教经验的教师,建议同学们:知识上力争稳中求进,心态上要做到安心静心。下面以物理学科为例,谈谈我给大家的一些具体的复习建议。

一、专项复习

1.实验专项 步步为营

实验复习三步走。具体如下:第一步是静下心来翻看教材里的所有的分组实验,这一环节要实现两个目的。首先是了解基本实验器材的使用,每一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及设计思想,实验的具体操作、注意事项及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其次是从不同实验的对比中找出不同实验的设计精髓,同时回忆一下由此衍生出来的题目,从而加深对实验的理解。第二步是再看这学期做过的统练试卷和模拟试卷中的实验题,尤其是当时做错的实验题。第三步是细看近五年的高考题中的实验题,了解高考实验题的难度、出题角度、出题变化,对近五年没出过的分组实验加强关注。此项复习建议时长为2天。

2.计算专项 斤斤计较

计算题的复习以复习错题为主,注意要分类复习,即力学计算题、电磁场计算题、电磁感应计算题分类整理复习。通过对同一类别不同题目的横向对比复习,要大概概括出每一类计算题的常见的出题角度,总结处理方法。比如说,导体棒切割磁感线类的相关计算题,通过复习总结出求最大速度、求最大加速度、求电荷量、求热量、求位移、求时间等的一些基本的方法,尽可能多地了解可能出现的出题角度。在复习时重点关注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剖析之前的错误认识,必要时写原始公式,无需计算。书写时提醒自己注意解题规范,如:确立研究对象、作受力分析、明确正方向、书写原始公式、注意字母角标、必要的文字说明等。此项复习建议时长为3天。

3.选择专项 层层推敲

此环节的复习包括两个层面。第一层面, 如果同学们针对某一知识点的选择题错误率比较高,请你把之前做过的模拟题里所有涉及这一知识点的选择题都拿出来再做一遍,尽快揪出你的错误的理解,或者找出你的知识漏洞,建议五个错题为一组,至少完成三组。第二层面,如果选择题里没有哪个题是特别的弱项,建议你每天计时做一套高考模拟的选择题,保持你做题的速度和温度。高考前一周建议做高考真题里的选择题。此项复习建议每天进行,持续到高考

二、回归教材

高考题目年年有变化,但考查学生 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之能力的思路一直都没有变化。同学们可以按照《考试说明》的知识要求并结合课本中的图片,再次快速浏览一下教材,通过浏览深入理解物理知识体系,同时复习模拟卷中出现的一些低频考点,注重细节。此项复习建议时长为2 3天。

三、再次审视考纲样题

再次分析考纲中的样题,试着理解高考命题人的思路和方式,针对自己之前做错的题目查找知识漏洞。此项复习建议时长为1天。

四、冥想一天

这一天里,我们要从整体高度重新认识所学的知识。梳理高中物理知识结构,试着构建知识框架画出思维导图。比如力学,牛顿运动定律奠定了力与运动的基础,可以很好地处理恒力问题,而动量和机械能的观点,则为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等提供了更为简便的方法。

五、再做近三年高考真题

注意这一环节需要认真定时地去做真题,并不是滤错题。建议在高考前5天时连着做3天,每天一套,通过做题找到还没解决的知识漏洞,同时感受高考中的坚持与变化。此项复习建议时长3天。

六、套题训练

在执行以上的复习策略时穿插套卷练习,建议选择各区的高考模拟题,难度适中,计时完成,进行高考模拟训练。一方面进一步查找知识漏洞,另一方面保持做题的速度,熟练应对考试中可能出现的状况,锻炼应试的心态。

化学

南开中学高三年级主管 化学教师 伊颖

回归课本知识 不放过任何细节

今年是天津高考改革前的最后一年,可以肯定的是高考题将会以 稳 为主,更多地考查基础,题目难度将会以容易和中等难度题为主。因此,我们如果能拿到这两种难度题目的分数,就会取得理想的成绩。2019年高考天津卷化学试题仍然为10道题。

1 6题是选择题,考查内容包括化学与生活、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实验原理、实验现象的判断、常见物质的检验,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平衡以及平衡的计算,离子平衡、离子平衡大小比较等。6道选择题的难度整体偏低,建议考生们将以前做过的选择题进行简单的分类汇总,总结出自己常错的知识点,再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第7题考查无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内容。考生们重点再看一遍典型非金属氯、硫、氮,典型金属钠、铝、铁的性质,其中包括它们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溶解性、络合稳定性。尤其要指出的是今年是门捷列夫制作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50周年,因此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的考查也是大概率事件,考生们要熟悉前20号元素以及铁、铜等常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涵。

第8题考查有机化合物相关知识。涉及的物质主要有烃、卤代烃、烃的含氧衍生物,主要反应类型有取代、加成、氧化、聚合。考生们要注重掌握几种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看清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反应如何断键成键,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可以再专门训练一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第9题考查化学实验基础。包括基本技能:仪器使用、检验鉴别、分离提纯,实验探究:分析解释、条件控制、方案设计等。考生们可以再梳理一遍常见仪器使用方法、常见的物质检验方法、常见的分离提纯方法、常见的物质制备方法。训练以酸碱中和滴定为主的操作以及计算,再迁移至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和络合反应滴定。工业流程题可以适当找一找元素周期表中以铁元素为中心前后几个金属元素(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的习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