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探索集团化办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6-12-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天津讯: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本市打造“百姓身边的好学校”,将优化、完善的教育资源提供给市民,本市将打造“百姓身边的好学校”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从软件和硬件上同步提升。

学区管理

1

为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制定100条建设标准:校舍安全加固和提升工程,图书配送工程、教学仪器设备配置工程、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和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等

进展:已完成两轮达标建设,正在推进第三轮达标建设

教师轮岗

2

建立教师校长交流轮岗机制:明确要求各区每学年教师交流轮岗比例不低于教师总数的10%,骨干教师交流轮岗比例不低于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0%,交流轮岗年限不得少于1年

进展:各区都在推进这项工作,初步统计,和平区参与交流轮岗的教师已占到了本年级任课教师的1/3,其中骨干教师已占到交流轮岗教师总数量的62%

达标建设

3

推进学区化管理:各区因地制宜,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的原则,将区域内的学校结合成片进行统筹管理,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学区内各学校之间师资、硬件、软件资源共建、共享

进展:和平区推行学区化、学校联盟及互助共同体办学模式。河西区推进学区化办学,第一学区片的新华中学、海河中学、佟楼中学、卓群中学,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各区还充分发挥“三通两平台”的功能作用,实现了学区片内视频资源、文档资源、微课程共享

集团化办学

4

探索集团化办学:是一种优质教育资源扩张的模式,名校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对集团内其他学校施加影响,可以让更为科学的办学理念及课程管理经验得以传播,在更广范围内落地生根。

进展:天津实验中学与河西区梧桐中学组成的办学集团,实行“总校统筹管理、分校相对独立、教育资源共享”的管理模式,已先后向梧桐中学选派了19名优秀教师,实现品牌、文化、师资、课程等优质资源共享;为提升滨海新区基础教育水平,实施了市区名校与滨海新区中小学协作发展项目,南开中学、天津一中、耀华中学、实验中学、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等,在新区建分校,联合办学,对口支援等。

特色定位

5

普通学校变身:将以前学生家长不太认可的家门口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大幅提升,有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得到学生家长的普遍认可,成为了“百姓身边的好学校”。

进展:河西区佟楼中学在海河中学的帮助下,开发校本课程,开展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成为体育艺术特色学校。红桥区西青道中学是天津师范大学的基础教育服务基地,在高校教育专家的指导下,深化学校特色建设,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先进示范校。

制图王继霞 记者张珊珊 程婷 编辑周晓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