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启动学校现代化建设 2015年全部达到新标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3-04-0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继新区142所义务教育学校和2所特教学校全部通过市级现代化学校达标验收后,今年新区将按照本市义务教育现代化标准 新百条 ,实施六项教育工程,巩固和发展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成果,让11万名在校中小学生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均衡的办学条件、均等的入学机会、均等的教师资源配置。

日前《滨海新区关于实施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2013~2015年)的意见》正式出台,巩固和发展新区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强学校现代化基础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管理,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到2015年,使新区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新阶段现代化建设标准,实现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据了解,根据《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2013~2015年)》 新百条 要求,将在教育经费、校舍场地、教学装备、学校信息化、生活设施、校园环境、办学思想、班子建设、教育科研、交流合作等24个方面进行更高水平的建设。

根据实施意见,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教育公平性、公益性和普惠性,新区将实施六项工程,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水平。在义务教育资源建设工程中,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满足居民的教育需求,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和部分区域教育资源紧张问题。提升改造义务教育学校的饮水、采暖、消防、安防、食堂等设施,使学校消防基础设施、安防设施建设、学校食堂或供餐单位食品安全监督年度等级均达到有关规定。整体提升农村学校及中心校分校的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广轻负高效的教学典型经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深化名校带动工程,发展校际联盟,构建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联合体,促进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此外,各校还将实施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发展工程和教育信息化工程,在办特色校的同时,实现新区所有中小学校宽带接入互联网,标准化配备学校信息技术教室、教师电子备课室,所有学校建立独立的门户网站。学校主要工作纳入电子校务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教学仪器、设备、设施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

此外,新区还将在师资队伍素质提升工程中,深化 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 ,培养出一批具有独特办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在全市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专家型名校长和名教师。落实学校后备干部、青年教师 孵化 工作,发挥市级、国家级名师的资源优势,促进学科教师的迅速成长。实施边远学校、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推进校长、教师区域内合理流动,落实教师对口支援,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