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教科院院长张武升 详解津版《教改纲要》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0-1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备受关注的《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称《教改纲要》)一经出炉便引起津城热议。昨天(10月31日),这份描绘出天津未来10年教育发展蓝图的《教改纲要》面向市民征求意见结束。实际上,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出炉之前,津版《教改纲要》就已经在天津教育界专家学者之间开始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了。据了解,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同志先后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征求有关方面意见。集中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征求各区县、部门、学校以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还向全市教育系统、各区县和各部门等220多个单位书面征求意见。先后收到各方面意见近千条,并做了多次修改,形成目前公开征求意见稿。

日前,记者专访了参与津版《教改纲要》草拟及多次征求意见全过程的天津市教科院院长张武升,讲述津版《教改纲要》中最突出的三大亮点。

亮点1 使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津版《教改纲要》的核心理念,其立足点是"教育公平"。怎么理解教育公平?"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需要的教育",这才是最公平的教育教育公平有入学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而最终的公平应该是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开发,都能获得成功"。

"办好每一所学校",指的是2012年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程后,制定新的现代化建设标准,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教育差距,使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为学生提供适合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教育资源。

"教好每一个学生",《教改纲要》特别强调"抓两头",即关注学优生和学困生,明确提出一方面要"让学生的特长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让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一方面要"让学习困难学生能得到有效帮助"。同时强调"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求。

人的天赋是有差异的。一个学生本来形象思维比较好,喜欢文学艺术,你偏要让他学奥数;一个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创造意识很强,你偏要让他去学理论学科,这不是对他最大的不公平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