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暑期作业:网知道?
专题:教你轻松玩转暑假
随着网络的普及,上网人群渐趋低龄化,近年来,小学生做暑假作业也“与时俱进”起来:把作业题的关键字直接在互联网上“百度”或者“谷歌”一下,答案一目了然,如此方便快捷的作业方法居然大受欢迎。
题目太难家长无从指导 互联网成“拐棍”
暑假过半了。这期间,笔者听到不少小学生家长抱怨:孩子的暑假作业不仅量大,而且难度高。家长王先生展示了孩子学校自编的小学三年级暑假作业之一《趣味问答》中的一道题目:“一只可爱的熊熊不小心掉到一个十米深的大坑里,用了一秒。请问这只熊熊是什么颜色的?”王先生认为,这道题的思考过程是:从题目可以得知此处的重力加速度g=10m/s2,地球上只有南极和北极两个地方符合要求。南极没有熊,所以答案是北极熊,白色。
据了解,这本是一道高考物理题,虽然题目使用的语言很有趣味,但出现在小学生的作业中还是有点匪夷所思。王先生说,类似的题目比比皆是,例如“黑洞的成因是什么?”“DDD+78=EEE,求E和D”等,有时连他都解答不了,不得不让孩子自己上网查找答案。
王先生也担心,这样虽然节省了很多时间,但他担心孩子因此对网络产生依赖心理,对应该独立完成的作业或者能从课本和课外书上找到答案的题目也统统“问教”于电脑,那么暑假作业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了。“可是,从目前的作业量和难度来看,不让孩子上网查答案,又不太现实。”王先生对此颇有无奈,“家长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培养孩子的自觉性了。”
作业太多又急于完成 重压之下上网求助
自从升入六年级暑假伊始,小学生于峰背着一书包作业发愁:除了随课本下发的语数外三本作业之外,语文、英语老师要求把生字词提前预习好,开学后默写;数学老师发了10张试卷,要求每周做一张,上面的题目都是六年级的知识;此外还有一本字帖临摹、10篇观察日记、8张不同主题的手抄报。于峰先是把作业量按照放假时间平均分配到每一天中,尝试“按部就班”地完成,但只坚持了一周,就打起了退堂鼓:照这样安排,平均每天有5个小时要写作业,加上奥数和英语辅导班的时间,比没放假时还要累。不过,于峰从一起上辅导班的同学那里得知,很多同学都从网上搜答案,这样做又快又正确。
果然,于峰发现网络上几乎无所不有。很快他就找到了“观察日记”和手抄报的内容,打印出来抄写一遍就完成了一个假期的任务,几道冥思苦想也没做出来的奥数题也迎刃而解。最近的暑期作业检查,于峰因为按时完成作业而受到老师表扬,这更让他庆幸自己的“明智选择”。
不过,于峰告诉笔者,如果暑假作业不是特别多特别难的话,他还是愿意自己完成的,“暑假很长,适当写一些作业才不会把学过的东西忘掉。”
特别作业“特别”对待 网络抄袭应付了之
假期开始之前,红桥区某小学班主任陈老师向学生布置了一项暑期作业:给一家单位组织的“寻找美丽的天津”征文活动投稿。陈老师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思,因为投稿文体不限,还可以配合漫画、摄影、DV作品上交。在第一次返校前让学生把作品交上来给予指导一下。出乎意料的是,陈老师发现,上交的作品中,竟然有6篇作文一模一样,来源都是某小学生作文网。另外有3个同学上交的打印稿,内容竟是“百度词条”中关于天津的介绍……陈老师哭笑不得:“这次作业的本意是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没想到却成了他们的负担,不然也不能这样应付了事。”
经过询问得知,很多学生的假期生活被培训班占据,学生和家长对于课外作业并不重视。然而,也有一些同学的作品让陈老师惊喜不已,他们同样利用了在网上查询到的资料,丰富、详尽地介绍了天津的人文地理知识,制作了精美的图片甚至动画作品,写出了文字优美的诗歌散文。
陈老师表示,网络对小学生暑假作业的作用正如硬币的两面,利弊皆有:有一些题目有难度,学生经过思考后确实不会解答,通过上网查询答案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这是不错的选择,毕竟到高等教育阶段,互联网就将成为学习的必备辅助工具之一,而且国外的小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料完成作业是很普遍的现象。但是,布置暑假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开动脑筋、温习功课,如果习惯于不经思考直接从互联网上不劳而获,作业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白白浪费了时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妇产科专家告诉你:到底多大年龄,才算高龄产妇?不妨提前了解下 (2023-03-11) |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