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融入空中课堂这些老师直播课"花样百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4-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内容提要:面对防控疫情的首要任务,全国各高校纷纷启动“线上新学期”,青年教师、资深老教授等均上线“授课主播”模式。他们通过各种校内在线学习平台等开展教学,准时身处各地的学生“云端”见面。“停课不停学”倡议下,这些坚守“网络讲台”的身影,成为了这个春天教育战线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面对防控疫情的首要任务,全国各高校纷纷启动 线上新学期 ,青年教师、资深老教授等均上线 授课主播 模式。他们通过各种校内在线学习平台等开展教学,准时身处各地的学生 云端 见面。 停课不停学 倡议下,这些坚守 网络讲台 的身影,成为了这个春天教育战线中的一道独特风景。

空中课堂 下,小小的屏幕成了教师与学生间的重要沟通媒介。隔空对话如何能更好吸引学生注意力?新晋 网红主播 们为了保证网课教学质量,几乎使出了十八般武艺。

厦门大学《生态工程学》教师周亮

实景直播 自然秘境 ,以 有趣 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部五大 金课 中,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相对来说,很转换成线上教学。因为实景实物很难在线上重构,实习实践在线上也很难动手操作。福建省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生态工程学》教学团队拿出了十八般武艺,把 生态调查与场地分析实习 搬到了线上。

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呢?前期民意调查中,学生说 要有趣,要神秘,要高大上 。据悉。教学团队拿出 自然秘境+高科技装备 的秘密武器,直播探索厦门大屿岛白鹭保护区、下潭尾湿地公园、龙海红树林保护区,这些主流媒体曾广泛报道;此外,装备方面,教师们带上无人机、RTK、GoPro示范操作。

上图中,周亮老师正用手机直播保护区小屋探秘;他的身上,执法记录仪变身科学考察记录仪,全程实景实拍,把 保护区科考 真实场景呈现到线上,正所谓 身临其境记录仪,多维视角无人机,直播探索大自然,野外艰辛真感知。 线上教学后,记录视频分发给学生分析,把原课程内容分解、重组成居家动手实践任务。

西北工业大学《高等数学》教师张莹

高数中的双曲抛物面结构,从一枚薯片教起

在《高等数学》直播课程中,张莹老师突然拿出一个薯片在镜头前晃了晃 别急,她并不是要当 吃货主播 ,而是要给同学们演示 双曲抛物图 。 大家看清了吗?这个薯片就是完美的双曲抛物图。

张莹善于寻找生活中 数学的奥秘 ,从薯片的双曲抛物面结构,到广州塔 小蛮腰 的数学意义和工匠精神,让学生以小见大,从而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这是张莹的教学心得。她认为,要把 简 留给课堂, 衍 留给学生, 繁 留给教师。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她,是学校公共课《高等数学》和QMES全英文《高等数学》的课程负责人,带领22名教师,面对26个大班、96学时、3000多名学生在线学习的挑战,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她和整个教学团队提前开学一个月,进行线上教学研讨、演练。开课一个月来,老师们在线上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全新的授课形式,也得到了学生们的高度认可。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史纲》教师赵冬梅

线上授课其实和 做蛋糕 极为相似都需要精心烘焙

刚得知要从线下转线上直播教学时,内心很忐忑,难道要当 主播 了? 由于从未有过此番职业体验,赵冬梅瞬间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赵冬梅谈到,在局促不安之际,所幸学校和学院各项支撑便迅速就位:悉心准备软件、技术、设备甚至心理培训;全力配备技术工具、直播套装;还安排了应急解惑专员 一切便很快就绪。于是赵冬梅尽快调整心态,化压力为动力:把原有课件调起来、教学新法用起来、直播摄像开起来。同时也提醒自己不能忘记后台运作:课程网站建起来、电子资源屯起来,学生助教聊起来 总之,开始一步步稳扎稳打,向 线上转身 加速前进!

她认为,传统课堂是面对面教学,老师对课堂有着全局性和即时性的把握;而直播课堂应该是 空中课堂 ,这更像是一种 界对界 的教学,需要在直播过程中通过转换网络的 双重界面 来把握课堂。要成为有实力的 网课主播 ,如何才能保证听课效果?在逐步练就 烘焙本领 的同时,赵冬梅发现直播上课其实和 做蛋糕 极为相似。

1. 记得 互动 。直播课堂上的互动异常重要:根据面对的不同学生群体做 个性化定制 互动,可以让师生在虚拟的知识空间里共进退。

2. 成为表情包?没关系!对线上课程来说,课堂氛围直接影响着同学们的听课兴趣。所以在上课时,我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也会比在传统课堂上更加夸张丰富一些。这也带来了不错的效应:课堂慢慢活跃起来了,同学们也受到了感染,上课氛围一点儿也不比在教室差。

3. 别忘了屏幕上好用的 工具条 。工具条中的 注释 可以模拟 敲黑板、划重点 ; 激光笔 可以带动同学们视线,必要时候,不要忘了它们。

赵冬梅表示,在师生交互的 空中课堂 里,知识的传递和接收是快乐的。对老师而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授人以 糕 不如授人以如何 做蛋糕 ;对学生们而言, 品尝蛋糕 和 学做蛋糕 又何尝不是一份乐趣和收获呢?

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精读课》教师曾婧

活用游戏化思维模式,强化在线课堂互动

由于线上教学需要学生高度配合,所以首先要想办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曾婧借鉴了游戏化思维模式来设计课程体系、课堂互动和课后练习,通过任务化管理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同时用大数据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和改进教学效果。

以大一精读课为例,该课采取录播课+在线互动答疑的方式。老师们将原有配套课件录制成15-20分钟一讲的微课视频,并增加了线下课堂上难以灵活剪辑的音视频学习材料,搭配学生们喜爱的爱豆(偶像)和动漫内容,充分激活在线资源,大大提高了课程视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数学》教师杨飞

坚持细致板书,将复杂的理论形象化讲授

杨飞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首位在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奖的老师,在14年的教学生涯中始终秉持 方法为基、探究真谛 的教学理念。

他认为,学习的标准侧重于掌握知识而不是学会解题。因此,杨飞在高等数学课程讲授中将时间和精力倾斜到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的培养上。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网络教学,他都坚持细致板书,用一遍遍的推导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领略数学体系中的逻辑、联系、自然、层次 他化繁为简,将复杂的理论形象化讲授,使大家能够快速掌握,既减少了对数学的 畏惧感 ,也培养了理解数学的逻辑思维。

在上学期建立起的扎实基础上,他采用自学课本、学习MOOC、直播授课 三步走 的网络教学设计,让大家在网课学习中实践学习方法,他则一边指导大家践行学习方法,一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大家掌握不熟悉的知识点,最终实现对课程内容的全面掌握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

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流体力学》教师任玲

学生脑洞大开,在家巧制 Water bell

任玲在 工程流体力学 课堂布置学生课下 自制Water bell 动手小实验。学生们脑洞大开,全班95%以上学生动手参与课下小实验,选择家中的化妆品瓶、瓶盖、汤勺、倒扣酒杯、粘钩背、电池、擀面杖、牙膏盖、牙刷把头、硬币、中空笔盖等各种 钝体 ,制作出不同形状的Water bell;还有学生研究了不同水流速度、不同水柱高度、不同钝体大小等因素对Water bell生成的影响。通过这样一个动手小实验,学生们从中发现流体力学很有趣,怀揣一颗 科研好奇心 开启了本课程的学习之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