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因错综复杂“水课”脱水这次要动真格才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9-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内容提要:教育部近日发布的《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全文八次出现“振兴本科”。文件要求狠抓本科教学,全面整顿教育教学秩序,淘汰“水课”、打造“金课”。

教育部近日发布的《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全文八次出现 振兴本科 。文件要求狠抓本科教学,全面整顿教育教学秩序,淘汰 水课 、打造 金课 。

对此,有老师叫好。认为那些上课照本宣科、不认真备课,对着教材或者念PPT的 水课 可能会减少。也有老师不看好,认为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除去相关文件通知之外还需要配套政策。而且 水课 病根不出在老师教学放水。

那么,如何才能让 水课 变 金课 ?

阻止 水课 泛滥是个系统工程

事实上,大学课程都是在培养方案中确认、经过专家论证的,每一门课都有其必要性,衔接得都还挺好,理论上没有 水课 。 济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金屏说。

然而实践中, 水课 的确出现在大学课堂。 那些不认真备课、对着教材或者PPT念的老师,就是在制造 水课 。 衡阳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副教授王志永说, 水课 肯定无法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

水课 的共同特征是老师不点名;学生几乎不听课甚至逃课;艺术欣赏课经常是展示艺术作品和播放艺术电影,教学过程放水;结业时不考试而是写报告,考核环节放水。 大一的通选课、大四的讲座课和实践课,甚至大二和大三的部分专业理论课,都是 水课 重灾区。 李金屏说。

碰到这样的 水课 ,学生们通常会口口相传,纷纷选课,逃避很累的课程,而选修课更是怎么简单怎么选。

相比之下, 金课 可能不是课程含金量多么高,而是老师讲得好,学生愿意听;老师良心教学,肯下很大功夫培养学生能力。

提高本科教学的初衷值得赞赏,但效果如何需要实践检验。 李金屏直言不讳,像其他教育工程一样,申报时各大高校都特别积极,申报下来了就一切恢复正常。 用有形的东西体现教学质量,这本身就不科学,实际上教学质量包括很多无形的东西。

成因错综复杂待逐一化解

本科生是我国高校中人数庞大的人群,2017年全国在校大学生2695.8万人。 从各种相关文件来看,各个高校都很重视本科生教学,但是实际效果往往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李金屏表示。

而与教学相比,科研的热点更多。有专家分析指出,大家更关注的是项目、文章和帽子,因为这些与待遇和职称挂钩。而上课似乎成了鸡肋,上什么课,效果如何,很少有人过问。甚至有人认为,学校重视教学无非在管理上做文章,比如考勤、考试和考核等,或者颁发 教学优秀教师 优秀教学奖 。

李金屏有着20多年的一线教研经验。他认为,现在评判本科教学质量的标准,似乎过于重视考研率和就业率。但是,本科院校考研率高和就业率高,对学校自身带来的好处并不多。

也有高校教师感慨,让高校下功夫培养本科生,动力来源是什么?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综合素质高、成绩好,将来是不是有出息,10年、20年、30年或许能看出来,周期很长。但大学老师早就退休了,何必下这功夫?而在目前 重科研 的考核体系下,花时间费精力上 金课 的老师,评职称反而容易吃亏。因为教学质量如何无法量化考核,职称评不上,工资待遇很难增长。

教学是大多数高校的日常事务,但是往往科研奖励力度很大,无形中在号召老师们去搞科研。 李金屏分析称,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老师大把时间去搞科研、做项目,教学、备课时间自然缩水, 水课 就难以避免。

另一方面, 水课 是社会大环境造成的,责任可能不完全在高校。

比如,随着考研热的兴起,某些本科院校俨然成为 考研 院校。记者了解到,许多学校为了满足学生考研需求,开始开设 考研课 。这种课程专门针对考研科目,包括英语、数学、政治和若干门专业课。李金屏告诉记者: 学生只认真上考研课,其他课程都不好好学,这也导致其他课程不得不水。

到了大四即将毕业,学生称要去企业实习,不然耽误找工作。此时学校一旦严格考试,可能抓出一大堆不及格的学生,如果学生分数太低,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学校就业率排名便会降低,那么报考这所大学的人数也将减少、生源质量降低,学校接受不了这个结果,慢慢就把课程上成 水课 ,好让学生通过考试。 现在高校是想严抓又不敢严抓,淘汰 水课 ,光指望高校严抓挺难。 李金屏感叹。

多举措激励教师用心上课

对于如何改善本科教学质量,专家认为应该砍掉现有的一部分课程,在教学质量和课程开设之间形成正反馈。尤其是目前 吐槽 较多的通识教育,专家认为不能 把通识教育当个筐,什么都往里装 。

除开课环节要严格把关、精心设计外,不少专家认为,还要建立课程监督、评价和退出机制。此前,复旦大学表示,将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集中清理一批不符合人才培养需求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其中包括一些因人设课或是质量不达标的课程;对于新开高质量课程的教师,还将给予重奖。

而在提高高校教师教学积极性方面,也有学校进行了尝试。比如,天津科技大学已经开始实施学分制改革,并建立与之匹配的课程设置、学籍管理、质量监控、考核评价等教学管理制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把 水课 变 金课 。而作为配套政策,学校将采取设立教学型教授、完善教师考核评价等办法,突出教学工作在教师评价中的地位,对部分多年潜心教学、无私奉献、教学成果效果突出的老师,不再苛求其科研能力,打通教学型教授的晋升通道,让更多教师能安心在三尺讲台耕耘。(实习记者唐 芳)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