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迈进大学校门 工科少年行囊不忘二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8-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内容提要:南京大学26日迎来2018级本科新生,3000多名“00后”走进大学校门。他们的行囊中,有小说,也有二胡和篮球。虽然年龄小,但他们自理能力却比想象中强。

南京大学26日迎来2018级本科新生,3000多名 00后 走进大学校门。他们的行囊中,有小说,也有二胡和篮球。虽然年龄小,但他们自理能力却比想象中强。

伴着网络和数码产品长大的 00后 ,当真只要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 打发一切 ?南大新生显然不同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工智能方向)新生小王,带着充满 文艺范 的行囊来校报到。 我带学习必备的数码配件,还有很爱的书 毛姆的《月亮与六便士》。 文学细胞和代码能力齐备,未来四年的生活,他写出的代码想必都带着诗意。

南大工科试验班的刘同学带了二胡和篮球,一反很多人心中对 理工科男生 的刻板印象, 我初中时二胡就考过级了,把它带到学校来,业余时间可以再练习练习。

山东新生小朱的箱子里,有妈妈贴心准备的干燥剂。 中学六年我都是住校的,妈妈对我的自理能力不担心,但听说南京比较潮湿,所以她特地准备了干燥剂让我带过来。

来自徐州的李金宇的面前,整齐地排放着三只大小不一的行李箱,全部塞得满满的。 他初三和高中都住校,所以生活用品有两套。孩子心细节省,大行李箱里是他高中时用的盆,不舍得扔,被子还在托运。 李金宇的妈妈提起儿子,满满的自豪, 小行李箱里是他自己整理的日常用品,如果同学需要,他能立马拿出来帮忙。 李金宇告诉记者,他还带了很多书籍和资料, 有工具书,也有《百年孤独》 。

李金宇的爸爸李移黔欣慰地说,儿子很独立,在宿舍铺床、叠被、擦桌子都有模有样。 这个暑假,我去成都开会几天,他约了几个同学去成都和海南玩,特地把时间跟我错开,自己在网上做攻略,玩得比我好!

尽管孩子们独立能力不错,但记者看到,不少家长在临别之际还是依依不舍,有家长告诉记者: 小孩不是很外向,跟人打交道的能力不是很好,我有点担心。

很多新生也表示,进入高校,最大的困惑和担心正是人际交往。李金宇的妈妈邵宇红是徐州市三十五中的历史老师,谈到 90后 和 00后 ,她说: 他们差别还是很大的。我们看起来很严重的一件事, 90后 也会严肃对待,但 00后 要么面无表情地不说话,要么就笑眯眯看着你,任你说。用现在的流行词来说, 00后 很 佛系 ,但相应的,很多 00后 交际能力不佳。

邵宇红说: 孩子的学习,我们真的不担心,就担心与人交往方面。如果孩子谈恋爱,我们也支持,因为这样可以让他学会多交流、多沟通,但学习也要兼顾。

在报到平台, 南京大学梦想约定站 背景板很是醒目。这是南大和新生们 履约 的信号。南大学工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年前,不少新生参加 南星梦想计划 学长学姐回母校高中的宣讲活动,填写过 梦想约定卡 。主卡在负责宣传的学长学姐手中,副券则由新生保管。顺利考入南大的新生携带副券,联系持有主卡的学长学姐,到梦想约定站完成拼接仪式,即可获赠新生大礼包一个。

带着副券前来报到的新生有不少。南大经济管理试验班泰州籍新生封志凌说: 南大学姐的宣讲幽默风趣,期待今年寒假我也能回校宣讲。 部分幸运的新生,在梦想约定站还偶遇中科院院士、南大校长吕建,他们和吕校长一道完成梦想约定卡的拼接仪式。吕建表达对新生的期许, 希望同学们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在知识的海洋里提升专业能力和个人素质,快快适应南大、融入南大。

本报实习生 许 玉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