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外留校生:过年不回家 回家就回导师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2-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饺子我们也吃,就是样子不大一样。 原来,桑彦与叶苏丹国家的传统是 女主内 ,饭菜都是女主人的事,因此擀面、包馅之后,他们说 感觉自己变成了 妻子 。

在导师熊筱晶家中的台面上,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桑彦第一次见到中国毛笔。在熊老师儿子萌萌的示范下,桑彦捏起笔来。 你想写什么? 老师问桑彦。 我想写:我爱你 全家人大笑起来,老师说: 哈哈,中国人可能比较含蓄,不太写这个

过了小年,临近春节,在松江大学园区,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就有百余名像桑彦这样的学子选择今年过年不回家。为了这批寒假留校学子,除了每年食堂保留节目 免费 年夜饭 ,上海工程大发起倡议:请导师带学生回家过个年,熊筱晶等不同院系的老师纷纷响应,至今已有十多名导师邀请学生到自家做客。

留学生结伴,包饺子学书法

熊筱晶老师和她儿子在家中教哈萨克斯坦留学生桑彦练习书法。徐瑞哲摄

在闵行区报春路小区,化学化工学院2017级新生桑彦,与他的哈萨克斯坦同学叶苏丹一起走进熊老师家,这也是他们第一次来到中国人家庭。熊老师一家早已备好包饺子、写福字、贴春联等传统民俗节目,她说,全校实行 一对五 的本科生导师制,桑彦是她 对口 的5个学生之一。叶苏丹来自上海健康医学院,尽管没有这样的师生结对活动,同样在大学老师之家宾至如归。

饺子我们也吃,就是样子不大一样。 原来,桑彦与叶苏丹国家的传统是 女主内 ,饭菜都是女主人的事,因此擀面、包馅之后,他们说 感觉自己变成了 妻子 。令他俩最感新奇的就是老师家中满墙的书画作品,从 雄鸡报晓 到 琵琶满枝 ,它们大多是熊老师四年级儿子萌萌的习作。萌萌从墙上取下一幅《诗中有画》的正楷书法,请饶有兴趣的 洋哥哥 练练笔。

桑彦似有天赋,临摹起其中最简单的一个字: 中 。他中锋运笔、横平竖直,颇具汉代隶书风格。见全家人再次拍手称快,桑彦鼓足勇气换了张纸,又写起 我爱你 ,第二行则是 爸爸、妈妈 。桑彦告诉解放日报 上观新闻记者,今年大年初七就要开学了,而他的老家与上海相去甚远,航班飞行时长10小时,途中需在乌鲁木齐转机,单程机票价格也高达人民币4000元左右,因此他决定寒假留沪,直到暑假回家, 不少哈萨克斯坦同学都在上海,也可以约 。

我现在的中文名字,就是工程大老师取的。 桑彦对中国留学生活既熟悉又陌生,他此前在北京学了一年汉语,来沪进行四年专业学习,寒假除了来老师家,主要就是 两点一线 : 学习再学习,还有体育馆 原来,他把自己练了4年的拳击带到校园,天天一人单练。他笑着解释,可能因为功夫了得,没人愿意和他对打,连好友叶苏丹也只是踢足球。

民族班、贫困生,一个也不落下

熊筱晶老师与两名哈萨克斯坦留学生一起包中国水饺。

除了海外学子,还有少数民族学子未必寒假回乡。在松江区泗泾南路小区,社会科学学院学生祖力皮卡尔、姆乃外尔和吴文洁一起敲响曹开云老师的家门,他们分别是两位来自阿克苏、喀什的维吾尔族学生和一位苗族学生。其中,祖力皮卡尔和吴文洁之前还同在吴文洁湘西老家的吉首大学就读少数民族预科班,一起考到上海。

曹老师家里较大,一次请来3人,满桌子都是花色小食。平日工作繁忙,家中很少做菜,曹老师夫妇特意点了外卖,而且都是清真菜。等外卖时,师生们在厅里打了几局桌球,之后还有一场 家庭影院 等着他们。 今天,咱们姑且不谈学习, 曹老师告诉解放日报 上观新闻记者,自己每年都担任本科生导师,总共有十三四位结对学生。他介绍说,全院六七百学生、六七十名教师, 师生比 较高,以往老师多组织去新春留沪学子的勤工助学岗位探望,今年则是延续全程全员导师制,在家庭的 温度 中增进师生关系, 把本科生也当研究生来带 。

这是我在内地过的第一个春节,也是最特别的一个。 眼下,被师生爱称为 卡尔 的祖力皮卡尔在松江大学城附近某运动品牌店兼职店员,吴文洁则在24小时便利店打工,已经大三的姆乃外尔正努力准备公务员考试。 卡尔 对记者说,对于寒假不返乡,家长们表示理解, 听到还能去导师家里过个年,他们就更放心了。

享家宴、尝年味的,还有一些贫困学子。其中,艺术设计学院的闵同学,是由于父母在外打工无法返乡,自己无奈之下也只能留校。当接到导师徐竟园老师的邀请电话时,闵同学心里暖洋洋的,竟抑制不住热泪夺眶。在导师家中,徐老师请相伴而来的同学们吃了一顿丰盛的鸳鸯火锅,还拨通了闵同学父亲的视频电话,和学生一起送去了农历新年的问候和祝福。他父亲说, 工程大老师真是有心,想得比我们家长还周到。 这个小年夜,所有留校中外学生都受邀共聚共享校园团圆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