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园里的“挑战者”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5-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①1985年清华校庆期间于三教举办的学生科技作品展。 ②清华大学学生超算团队获得2015年国际大学生超级计算机(SC15)竞赛冠军。 ③“挑战杯”比赛中,一名清华学生正在操控一款移动机器人。 ④“天格计划”团队学生进行载荷组装的准备工作。本版图片由清华大学提供

    清华“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故事,要从百年前的一天说起。

    1915年9月18日,清华学生叶企孙倡议并与同级同学共同成立了清华校史上的第一个学生团体——科学会。科学会成立的前3天,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倡导理性与科学精神。

    这个清华校园中的小社团,每两周举行一次科学报告会,由会员轮流开讲座。每个会员按照自己的专业特长,主讲各学科领域的知识信息,范围极广,如天演说、苹果选种、测绘法、废物利用等。

    那一年,叶企孙还不满18岁,距离他成为知名的物理学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那颗科学创新的种子已在他心中发芽,厚积薄发,静待破土冲天。“青年+科创”,这个组合激发了清华学子对科学世界的无尽渴求,它曾无数次成就了中国的科学奇迹。

    很多年后,科学会的基因得以赓续。这样的组合,又有一个新名字——“挑战杯”。这个40年前诞生于清华三教的一次小展览,一步步成为全国每年超过200万大学生参加的课外学术科技赛事。40年来,无数学子热情似火,步履不停;他们知难而进,创新引领;他们直面挑战,与创同行。这群人在突破自我的道路上追梦不止,留下一串串灿烂的足迹。

    “挑战,是一种信仰”

    张玉志总是身着一件普通黑色夹克外套,走路快似一阵风,他是清华1980级计算机系的老校友,回到清华的机会不算多。但张玉志每次回清华,总会询问清华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科协”)是否继续存在,现在办得如何。听说清华科协做了很多活动,“办得不错”,他总是会心一笑。

    1983年4月,清华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张玉志是科协第二任会长,1984年,他和科协的同学们写了一份关于校科协发展的厚厚的报告,堵在时任清华大学校长高景德、书记李传信的家门口让他们阅读,希望多争取学校层面的支持。结果出乎意料,学校拨了2万元资金给校科协做活动经费。要知道,2万元在20世纪80年代初是相当大的一笔钱,据说当时整个学生会一年的活动经费才6000元。

    有了经费支持,张玉志就开始放手办起各种活动,“科技作品展”就在张玉志的手上第一次办了起来。如今闻名遐迩的“挑战杯”,是从清华走出去的一大品牌。最初的形式,只是清华大学校科协所举办的“校园科技作品展”。由于当时打字机还没有普及,科技展的好多资料是张玉志和同学们用铁笔刻蜡纸油印的,十分简陋。

    第一届科技作品展的作品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论文类,二是制作类,三是软件类,参加者非常积极。但什么是科技作品?哪些科技作品有价值?当时大家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对某些作品的重要程度也很难把握。

    当时化学系的一名学生测出了一个化学常数,声称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张玉志就去请教了化学系的教授,验证这个常数的重要性。教授看后,既没肯定,也没否定:“要说这个常数是不是世界领先水平,那当然也是;但是呢,化学世界的常数实在是太多了,成千上万呢,所以这个常数是不是有很大的价值,那又是另说了。”张玉志解释:“这就好比我去量了一下某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我可以说我是测得最准的,但这意义多大是需要讨论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尽管当时的清华学生对科学创造的认识有很多困惑,但科协的存在对整个校园的科技氛围有很大的提升。

    1988年,清华大学首次向当年获得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团体冠军的自动化系颁发了“挑战杯”。1989年,在团中央和国家教委的大力支持下,清华大学承办了首届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来自全国51所学校的396件作品参展。清华大学的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模式走向全国。这一年,清华以640分获得团体冠军,捧得全国首个“挑战杯”奖杯。

    40年过去了,“挑战杯”已经不再只是展示科创成果的比赛,更是启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注重成果转化的平台。

    造车?发射卫星?这是学生能干的事情吗?在“挑战杯”的舞台上,一次次“妄想”变成现实,一张张图纸变成实物。

    看着“未来汽车”从图纸上“跑”到实际路面,秦宇迪说:“那是一种很美好的感觉。”

    美好的背后,是一次又一次艰难的挑战。

    秦宇迪,清华大学车辆学院2019届博士生,“未来汽车”学生兴趣团队成员。“未来汽车”的梦想始自大三,那年上振动力学课程时,他突发灵感,想要利用成熟的悬架系统,以解决轮毂电机驱动技术振动过大的痛点。

    随后,秦宇迪和伙伴们又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制造一辆能用能跑的整车,参加全国“挑战杯”比赛。自此之后,他们狂啃文献、推敲写作、反复沟通,常常熬通宵。经历了多次断裂、坍塌、散架、再造后,秦宇迪和伙伴们终于造出第一台“未来汽车”。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的实车道路测试结果显示,车身、电机等部件的振动问题得到大幅改善。他们也凭借“新型轮毂电机车轮设计及其整车应用”项目,摘得全国“挑战杯”特等奖。

    随后,秦宇迪的项目团队成立了公司,路演、比赛、洽谈,他们收获了不少合作项目订单,并与行业内公司达成专利和技术合作。

    “挑战杯”历来就是梦想成真的舞台,一个个创新想法通过不断挑战,迭代形成专利、论文、样品,进入实际应用,开始改变人们生活……

    2011年,清华大学迎来百年校庆,科协提出有力的口号:“挑战,是一种信仰”“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谁曾想到“挑战杯”从清华三教的一次小展览一步步发展成为40年后全国每年超过200万名大学生参与的课外学术科技赛事。

    如今,参天大树已长成,“挑战杯”已经成为清华校园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内核流淌的不断进取的科研精神,也早已烙在清华人心中。

    “弄潮儿”与“破浪者”

    1995年,中国互联网与国际接轨刚满一年。在中关村南大街零公里处竖立了一块著名的广告牌——“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

    很多人都还记得瀛海威这句经典的广告语。在那个很多人还没有真正摸过电脑的年代,在距离此处几公里的清华大学里,一群年轻人正乘上这次浪头,他们不仅是“弄潮儿”,更是“破浪者”。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全球体系快速融入,高等教育面临了诸多新机遇和新挑战,“挑战杯”也是这样的“弄潮儿”和“破浪者”,它紧跟时代热点,在组织模式、赛题命制等方面进行多次主动调整。

    互联网浪潮席卷而来,在第9届“挑战杯”科展中,清华科协首次引入计算机专项展厅。1998年的“挑战杯”集中举办了7场信息主题论坛引导学生和国际热点话题接轨。

    很长一段时间,清华学生常促宇总为一件“小事”犯愁——实验室9点关门,时间紧迫,自己的科研数据储存花费时间长,而当时唯一的存储工具软盘效率低下、容易损坏,给工作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能不能用更为可靠的固态的芯片来作为存储介质呢?”常促宇想,他先是托朋友在国外买了一批闪存,然后自己开始设计。过程中,合作伙伴先后因失去兴趣而退出,只有常促宇一人坚持做完,最后研制出的设备速度快、稳定性好。

    常促宇的“奇思妙想”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计算机行业的历史。在清华大学第14届“挑战杯”竞赛上,常促宇的“USB接口的移动存储器”一举夺魁。后来,这个小装置有一个更为熟知的名字“U盘”。从此以后,常促宇在同学中有了一个外号——“中国U盘之父”。

    1999年,中国互联网浪潮刚刚兴起。周云帆、陈一舟、杨宁三位斯坦福高才生回国创办ChinaRen,第一站目标就是直奔清华而去!

    “你们年级最牛的人是谁?”三人踢开了清华计算机系宿舍楼一间宿舍的门。按照学生提供的牛人名单“挖人”,其中一个少年,叫作王小川,后来创立了搜狗公司。

    每次总结自己的创业成功秘诀,王小川总是会提起自己当时在科协组织“挑战杯”比赛的经历。王小川在科协的那段日子,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伴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在计算机系时创办了智能体大赛,一直延续至今。他仍然记得在第一届坦克大战中,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大家围观机器人打仗,体会智能性。

    从“第一团火”到“第一桶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