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课程,结一次费用 宁波“甬信培”破解校外培训机构收费监管难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4-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邵焕荣

“家长您好!宁波市海曙区某教育培训学校发起了初二数学正常销课确认,请您打开……”3月25日晚上8:32,学生小俞刚上完当天的网课,家长俞豪亮就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提醒。“这是销课指令,孩子每上完一次培训课我都要在手机上确认一次,银行才会把这次课的费用打给培训机构。”俞豪亮说。

小俞目前就读于宁波市东恩中学,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她便在海曙区某培训机构上数学培训班。“学费一般是预付的,而且常常一付就是一年。”俞豪亮直言,在以前,仅仅上一门课,一年就要预付1万多元,“这么多钱都放在培训机构手上,说不放心是肯定的”。而这一情况,在“双减”政策落地后有了彻底的改变。

今年年初,当俞豪亮带着女儿再次来到该培训机构报名时,机构负责人的一番话令他眼前一亮。“现在学费都要通过甬信培平台打到由银行托管的预收学费专用监管账户上,而且最多一次预付3个月的学费,并实行‘计次销课’。”

原来,为了全力防范和有效遏阻“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发生,去年8月,宁波市教育局就联合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宁波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和宁波银保监局等部门出台了校外培训机构预收学费监管办法,用“互联网+教育”的方式进行校外培训机构预收学费监管,形成“成本预拨—计次销课—隔天划算”的闭环监管体系,并建立了宁波市校外培训机构一站式服务平台——甬信培。

根据预收学费监管办法,培训机构可自主在该市范围内选择1家银行,开设唯一的预收学费专用监管账户,并与银行签订预收学费监管协议。银行和银联等部门需在甬信培开设端口,校外培训机构预收学费(含线上线下支付)纳入甬信培平台统一管理。

“甬信培平台搭建了‘一人一课,一天一销一解冻’的‘五个一’资金监管方案,家长通过甬信培报课缴费后,费用将先打到银行监管账户内,银行预支30%的费用给培训机构作为启动资金,剩余费用采用‘一课一销’,如同网上购物一般,家长确认一节课打款一次。”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张国波说。

“以前就怕培训机构突然倒闭,现在通过甬信培平台报课缴费,有银行兜底,我们家长更放心了。”俞豪亮告诉记者,对家长而言,甬信培还是一个既方便又实用的“小助手”,“以前报培训班需要一个个跑、一家家看,如今有了甬信培,线上就能找机构、查学费、看教师,并完成选课、购课、签约、缴费等一系列操作”。

宁波市教育局校外监管处负责人介绍,在甬信培平台上,家长选择培训机构,从订单的产生到确认付款、听课,合同的生成,每个环节都上链,信息透明。教育局还能通过管理后台和大数据可视监管平台,实时查看全市培训机构数量、学员总数,以及当天最新购课、风险预警等信息,培训机构则能通过平台进行日常课程管理、学员管理和订单管理,实现教务系统信息化配置,“这是一种规范行业的多赢方式”。

据了解,近年来,通过推广甬信培平台和实施校外培训机构预收学费监管,宁波强化了风险防控,有效地解决了诸多管理难点,推动了校外培训机构“整体智治”,确保了“双减”工作的平稳有序推进,减轻了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截至今年3月底,该市765家义务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入驻甬信培平台,其中628家正式开通计次销课功能,共有13家银行和通联、银联开设支付通道,报名学员累计6.5万人,预收学费总额达2.97亿元。下一步,该市还计划将艺术、体育和科技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资金管理也纳入甬信培平台统一管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