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育核心素养为导向 赋能人才培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5-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体育核心素养指的是人在后天体育教育中获得的体育文化素养和水平,包括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和健康促进等。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响应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秉承“我在乎你”的学院精神,坚持人才培养“地方性”“应用性”和“职业性”的办学理念,以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为龙头,以体育核心素养为导向,赋能人才培养,不断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深耕学术科研,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与普通本科人才培育工作相比,高职院校的人才培育更为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标导向更为明确,人才培养侧重于满足社会、企业对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把体育教育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内培外引的原则,着力提升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获批了课题研究项目“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数字体育在大学生体育工作中的应用与推广”(项目编号:L202104010)和“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校园体育活动安全管理与风险防控研究”(项目编号:T-c/2021/111)。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足球技能大赛暨体能大赛并多次获得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以赛促教,强化教师执教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坚持体育教学改革,完善课程设置

    高等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学校培育具备体育核心素养的人才,要大力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加强教学内容与体育核心素养的融合,在课程中努力渗透体育技能、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构成要素。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体育教学改革,完善课程设置。自2012年来,以学院为体育教学实验基地,对体育课程体系进行全方位实践,形成了“岗位所需”“学生所好”和“教师所长”的理念;并以“大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理念为指导,搭建了“增强学生体质、掌握体育技能、培养健全人格、培育适应能力和提高道德素养”的课程体系。学院还积极创新教师评价模式,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采用多维度教学评价指标,构建了“学生—同行—主管部门—校内督导—校外督导”的课程评价体系,严格教学管理和监督。同时,学院教师积极迎合时代发展和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改革课程内容,实施了规定项目与自选项目相结合的“四个三”选课教学模式,设立了近20个运动项目。“三自主”即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和自主选择任课教师;“三互动”即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课内与课外的互动、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的互动;“三自治”即课外锻炼自治、课外训练自治和课外竞赛自治;“三开放”即开放时间、开放空间和开放资源。此外,学院致力于课程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体育课程方案设计一等奖和公共体育课程考核优秀学校,并在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推广。

    加强体育实践,搭建实践平台

    培育体育核心素养人才要在完善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体育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理论储备,在实践中强化体育技能和体育行为。学生通过参加体育实践活动,可以反思和检验自己的体育核心素养,及时查漏补缺,同时可以在实践过程中锻炼体育意志、培养体育品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创新活动形式。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赛事,检验观察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加强课余体育训练。学院组织师生参加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取得了定向越野比赛团体一等奖、羽毛球男子团体一等奖,并以项目总分第六名获得“校长杯”。学院还获得江苏省定向越野锦标赛团体及个人一等奖14项、江苏省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团体及个人一等奖11项,极大提高了师生参与体育实践的积极性。同时学院还积极创新实践理念,树立了“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比赛,我们就举办什么样的比赛”的理念,延伸体育实践,以课外活动、课余训练和阳光体育为核心,组织开展特色实践活动,形成了“我是健身王”“冬季三项赛”等品牌特色体育活动和“攀爬、铁人两项、校园定向”等具有高职特色的体育项目,充分体现体育教学与专业教育、运动技能与工作技能、体育精神与职业精神的融合,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重在彰显学生体质健康、职业体能、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岗位综合素质的迁移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校体育实践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荣获“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等称号。

    (石茗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