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戏剧与儿童成长的三个回应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2-06-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项海刚

新课标背景下,教育戏剧应该带给孩子什么?

戏剧在很多欧洲国家发展得很好,那里的孩子非常重视戏剧活动,在他们眼里,参加演出远比期末考试来得更重要。

戏剧为什么有这样的魔力?孩子在一部剧中可能只是扮演一个角色、拥有一句台词,但是通过努力,体验了过程、克服了困难,他们就拥有了一个大大的舞台。因此,过程就是一切,再多掌声也比不上孩子们所经历的探索过程,以及为了使每一场演出不同凡响所付出的努力。

教育戏剧让孩子“成为一个人”,在“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环境中,更要在乎每一个孩子的存在,更要在乎每一个生命体的存在。戏剧课让孩子通过自如的表达,理解自己、改善自己、超越自己、肯定自己。教育戏剧对儿童成长有着三个回应。

一是回应了新课标跨学科学习的思想。新课标中提出用10%的课时进行项目化学习和综合性学习,引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要以一个载体来包容我们所有的知识、技能、意识、情感、价值观的话,教育戏剧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吗?戏剧把文学、音乐、美术、哲学、历史、地理等许多内容综合在一起,是一个重要的具有育人价值的平台。

二是回应了“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的实践方式。我们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戏剧里存在着孩子们最朴素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存在于在每一部戏剧中,戏剧可以让孩子们通过事例获得德育生长点。以前我们光讲道理没有故事,现在一部戏可以把绿色、环保、生态、人文、人性都考虑在其中,这不就是德育吗?

孩子们记忆台词,并思考故事的逻辑和剧情的发展,最终用自己的表演展现给大家,这样不就实现了智力发展吗?

戏剧作为综合艺术有很多形体动作表达,音乐、舞蹈、美术这些都是需要身体动作的,因此,戏剧绝不是某一门学科教师参与的课程,而是跨学科的融合,如果没有多门学科教师参与能行吗?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善良、纯真和美好。戏剧之美发生在幕前,也发生在幕后,有的孩子在制作道具,有的孩子在传递音乐的美,有的孩子设计舞台造型,这些难道不是美育吗?

戏剧倡导做中学,那不就是最好的劳动教育吗?自己有需要的时候,能动手来做,这不就是劳动最朴素的价值所在吗?

三是回应了教育应该面向每一个孩子,给孩子大大的舞台。中国著名剧作家、中国教育戏剧第一人李婴宁曾说:“教育戏剧是圆圈里的戏剧,是一个人人参与的工作坊。”戏剧活动中,画画好的,可以做道具;欣赏水平高的,可以用各种音乐来串联舞台;对文学、历史研究得透彻的,可以成为小编导。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让每一个人在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学校、自己的舞台中拥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存在感。于是,孩子就会有“黏性”,黏在团队,不再游离,这样可以缓解很多心理不适,这不就是很好的育人方法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