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复学,心理防疫不能少 专家建言要形成家校合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5-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陈蓓燕

4月23日下午,一场由省教育厅主办,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省学生心理诊疗与研究中心首席专家赵国秋主讲的“复学后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处理”讲座,吸引了全省18万余名中小学教师同时在线观看。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省师生经历了“史上最长寒假”。江山市第五中学的教师在家访中发现,由于长期宅家上网课,家长大都对孩子的学习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导致了部分学生心态焦虑,从而引发了亲子矛盾。借助心理量表对全校1200多名学生的在线测试,他们发现约有12%的学生存在心理状态不佳的情况,其中不乏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

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庞红卫看来,由于疫情导致的各种社会因素与心理因素叠加,复学前后应更关注亲子冲突问题。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要建立起学校和家庭间更加良好的沟通机制。学校应帮助家长认识到长时间的居家给孩子带来的焦虑与压力,以及家庭环境和氛围对人一生的身心健康会产生深远影响,引导家长注意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多倾听孩子心声,为孩子营造相互尊重、和睦温馨的学习生活氛围。

此前,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办公室还面向全省征集了复学后心理调适系列教学设计方案,计划根据复学进度,分3批向全省中小学推送,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专业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在这些设计方案中,有涉及情绪梳理的,如复学后如何面对担心感染的焦虑、如何应对毕业升学的焦虑等;也有关于学习建议的,如怎样调整学习状态、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如何提升自我效能等;还有人际交往类的话题,如复学后如何重建人际信任等。第一批、第二批复学后心理调适系列教学设计方案已在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网站推出,第三批教学设计方案计划于5月8日推出,指导全省中小学开好复学后的心理调适课。

“面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负面情绪,教师和家长应全然予以接纳。”诸暨市海亮教育管理集团小学德育办公室主任蒋越丽说,比如孩子烦躁、哭闹时可以适当冷处理,让他们有一个自然释放的过程。线上学习成绩暂时落后,也不要过度施压,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帮他们重新适应校园生活的常态。

而在仙居县第一小学教师张勇看来,学校一方面要抓住契机,用好疫情“活”教材,立足生命教育、安全教育、环保教育等,加强对学生的人生意义辅导;另一方面要及时开展心理危机干预,通过谈心谈话、行为观察、家访电访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变化。他说,如果能早发现、早干预,就能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将伤害降到最低。

开学首日,绍兴市上虞区崧厦街道中学向学生发放了一个“心理防疫大礼包”。其中,还有针对家长的“情绪放松卡”,上面写有专业的心理调节建议。“调整家长的情绪,能从源头上解决不少出现在学生身上的心理问题。”该校心理教师王宇飞建议,现阶段学校可通过线上家长会的形式,请心理学专家教给家长心理危机的识别方法,引导他们正确与孩子沟通,减少各种负性情绪。

“学校应向家长传递两大理念,包括怎样帮助孩子走上社会,以及如何培养好孩子的习惯。”义乌市稠江第一小学心理教师盛赛琴建议,有条件的学校不妨以录制微课的形式,向家长提供有关“正面管教”的案例。目前,稠江一小正搜集这方面的材料,打算整理完后向学生家长推送。

湖州市南浔实验小学副校长许欢也认为,复学后的家校沟通很重要。学校要继续做一些筛查工作,进一步了解后疫情时期家长和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并据此给出针对性的建议。根据复学前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该校制作了心育系列微课程,在学校微信号上推送,供家长和学生共同学习。

随着复学的学生越来越多,专家建言,一定要形成社会、家庭、学校的合力,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助力校园安全复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