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打卡:拼音教学的新载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0-05-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杭州市余杭区实验小学 周华娣

微信打卡,指家长把孩子口语练习的语音或视频通过打卡程序传给教师,教师再给予评价和指导。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借助微信打卡的形式,较好地巩固了拼音教学的成果。

一、现实的困惑:拼音教学效果难以检测

1.口语练习难以全面检测

拼音教学以口语练习为主,课堂上人数多,教师难以全面检测。那么,课后练习如何落实?具有即时语音功能的微信使泛在学习变成现实,使教师对口语作业有了一个可调控的抓手。

2.家校合作需要交流平台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协同性。笔者认为,微信打卡为家校合作提供了一个便利的平台。

二、时代的选择:微信迅捷而来

微信作为新时代的微媒体,流畅快速,可以发即时语音、视频等。与传统的短信相比,更灵活智能,家长普遍都会使用,这为微信成为口语练习新平台提供了有利条件。微信迅捷而来,打卡是新时代教师的明智选择。与传统的校内口语作业检查相比,其优势显而易见。

1.突破时空局限

拼读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仅靠课堂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微信打卡在时间和空间上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

2.实现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针对全体学生,无法全面顾及每个学生的差异。通过微信互动,教师可以针对某个学生或某类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示范指导,实现因材施教。

3.实施精准教学

一方面,教师在微信平台对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示范指导时,可以使学生学得更精准。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做好家长的精准辅导,减少家长的盲目性。

三、精细的实施:拼音教学得以落实

1.内容有选择,生活有相连

(1)选择高频音节,落实教学重点。统编教材中的音节都标有声调,这些是表达中出现次数较多的音节,具有代表性。例如“ka”第三声,“qiong”第二声。打卡时,首先要选择每节课的高频音节,以落实教学重点。

(2)对比易混音节,突破教学难点。拼音学习中,有不少读音或形状上容易混淆的字母,比如单韵母“o”和复韵母“ou”,声母“b、d、p、q”等。打卡时,补充带有这些声母和韵母的音节进行对比拼读,如“luò—ruò”“pō—pōu”等,这样能较好地突破难点。

(3)拓展常用词语,保持参与热情。从声母开始,每课都配有常用的词语供学生拼读,如《ao ou iu》一课出现了“小桥”“流水”等词。打卡时,教师还可以补充生活中常见的词语,比如“小花猫”“餐桌”等,让学生感受到拼音和生活密切相关,进而保持学习拼音、参与打卡的热情。

2.时间有限制,人员有缩减

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对打卡的时间和参与人员要有所限制。

(1)所需时间有限制。学生拼读能力有差异,打卡时间以学生普遍能在一分钟以内完成为宜。比如《ai ei ui》一课,笔者就从高频音节中选了12个,加上“奶奶”“妹妹”“坏事”“水杯”四个词语。拼读熟练的学生30秒钟左右能打卡成功,速度慢点的也能在一分钟左右完成。

(2)打卡时段有限制。笔者一般让学生在五点至六点这一时间段内打卡。六点开始,笔者检查并记载,七点左右反馈,对有问题的学生加以纠正,这样不会影响学生休息。

(3)打卡人员有缩减。笔者规定,拼读熟练的学生可以免打卡。缩减人员后,教师也可以节省检查的时间。

3.情况有记载,反馈有方向

教师检查后,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做好记载,方便反馈指导。

(1)制作表格。事先制作好表格,按照座位顺序打好名单,表格分打卡内容、掌握程度和存在问题几栏。

(2)分类记载。有的学生拼读到位,有的学生韵母带声调后认读不太熟练,有的学生声韵母相拼时爆发力不够……针对不同的问题,教师在掌握程度一栏里要用笑脸、五角星、问号等不同符号记录。

(3)整理名单。根据记载情况,把掌握较好的、存在问题的学生名单整理出来,接下来就是反馈指导。

4.评价有激励,方式有变化

在打卡反馈时,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爱上学拼音、爱上打卡。这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的表情功能。

(1)为你竖个大拇指。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笔者会在名单后竖起3个大拇指,再加上点评,比如 “xxx,你们就是今天的拼读之星,为你们点赞!”看到这样的评价,学生的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

(2)握紧小手加把油。对于拼读存在问题的学生,笔者一般会先点评,再加上握拳加油的表情。比如 “xxx,你总会在声母读完停顿一下,那是因为复韵母还没认熟,再把复韵母带不同声调练熟,拼读肯定没问题。加油!(握拳表情)。”这样的评价会增强学生学好拼音的信心。

(3)私下交流也鼓劲。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私下交流时,笔者先正面鼓励,再提出建议,这会带给学生一份坚持的动力。

5.指导有针对,落实有保障

拼音字母对学生来说过于抽象,学后常常会有遗忘的现象。在打卡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

(1)布置任务示范指导。放学前,笔者会把打卡内容发布在群里,并进行范读。对于难点,不仅范读,还会讲清注意事项。例如单韵母“o”和复韵母“ou”的区别,要讲清“o”发音时口型圆圆保持不变,而“ou”口型有一个变化过程。

(2)典型问题重点指导。打卡时,针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笔者除了点评,还会以语音的形式进行重点指导。比如三拼音节,笔者用词语积累的方法指导,如“zhang”——张开的“张”,“zhuang”——服装的“装”。

(3)校内抽查再次指导。从尝试拼读到熟练拼读有一个过程。期间,典型问题会反复出现。比如声母学完后,学生看到“b、d、p、q”能准确认读,但到复韵母学完时,又会发生错误。所以已经打卡的内容,一段时间后笔者会在校内再次抽查。抽查时如发现共性问题,再对学生进行指导。

笔者以微信为载体,通过打卡的形式对拼音教学的效果进行检测,一段时间下来,学生拼读技巧掌握迅速。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优质资源和交流平台。教师要与时俱进,利用优质资源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通过这些平台有效地促进家校合作,促进学生的学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