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人民满意的好高中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7-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江苏省曲塘高级中学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减压活动,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学校供图 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学科组教师在备课。学校供图

    ■教改先锋 重大典型报道

    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主城一路往西北走10公里,从乡间小道穿过郁郁葱葱的农田,会看到一所高中——西亭高级中学。在前往学校的出租车上,司机告诉记者,要能考上这所学校,孩子稍微努力一点,“上个一本没有什么问题”。这所农村高中质朴、井然,四周都是村庄,但在当地却有着较大的名气和不错的口碑。

    在南通,每次高考一结束,老百姓就会习惯性地等待捷报。像西亭中学一样,40所县域高中支撑起了“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的名声和南通“教育之乡”的美誉。

    多年来,南通始终致力于促进县中与城区普通高中整体协调发展,加强政策设计,优化教育治理,强化市县两级政府保障责任,优化县中发展社会环境,努力办好区域内每所县中,推动优质特色发展,让县县都有不止一所人民满意的好高中,让学生都能在本地享受优质特色的高中教育,形成了县域高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良好生态。

    教育家办学,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

    海安中学、启东中学、如皋中学、海门中学、如东中学……南通有着一长串全国知名高中,但在各地满天飞的所谓“网红”校长却并不多。

    原因何在?2022年,南通市教育局局长成宾在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工作会议上一语道破其中关键:南通提倡教育家办学,而不是社会活动家办学。

    目前,该市共有普通高中48所,其中县域高中40所,占比83.33%,绝大部分已办成四星级高中。江苏认定的四星级高中办学质量很高,在当地老百姓看来,这么多的好高中意味着“孩子能有更多机会上大学、上好大学”,但这些优质高中的校长在全国各大论坛上却很少“露脸”。

    在成宾看来,县域普通高中的治理关键在校长,而“校长就是要以校为家”,要“坐得住”,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办好学校;要“抓得准”,聚焦课程、聚焦课堂、聚焦课改;要“冲在前”,做全校师生思想的引领者、人格的引领者和教学的引领者。

    这种“教育家办学”的思想在南通深入人心,尤其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行政级别上,南通的大多数县中校长是正处级,与县委书记同级别,均为“市管干部”,由市委组织部任命。

    但在校长具体人员的选任上,南通一直遴选教育系统精通业务、擅长管理、群众认可的同志担任校长和书记。

    这与当地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分不开——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历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都曾说过,南通是教育之乡,具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张謇“父教育而母实业”的理念,一直是南通地方发展的力量源泉。

    折射到县域高中的办学上,各级党委和政府均致力于办“真正的学校”,全力支持“教育家们”办好学校。根据统计,南通各所县域普通高中财政投入持续增加,近3年每年增长超过15%,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达到35333元。

    每年,南通市委书记、市长都会专门安排时间与高中校长代表座谈。如皋市委书记何益军多次到高中调研,统筹协调支持学校发展,慰问师生,该市白蒲高级中学所在的白蒲镇政府为学校配发130万元的教育高质量发展奖。海安市政府近3年投入3300万元给曲塘高级中学修建体育馆等设施,市长谭真跟校长明确说:“花钱的地方政府来解决。你们做校长的,轻装上阵,抓教学!”

    “在南通,各级领导对教育的认识已经到了相当高的高度,尤其是对县域普通高中的治理。”对于这样的现象,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全中说,各级党委和政府深刻认识到,抓县域高中的治理有着不一般的政治意义,指向的是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反过来说,县域经济的发展源头在乡村,“乡村教育塌陷往往意味着乡村经济的凋敝,而乡村的学校办好了,周围就会繁华”。

    严把学生“出入关”,杜绝掐尖招生

    南通的校长们出去对外交流,谈经验之余总会透露出一个让听众惊叹的细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南通市就坚持各县中在县域范围内招生,严禁跨区域招生,严禁市区优质高中到县(市、区)掐尖招生。

    属地招生是南通确保县域高中质量的第一招。在朱全中看来,“这一政策是南通区域县中保持竞争力的核心之一,是南通推动县域普通高中发展的基础”。

    朱全中介绍,南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严格按区域招生,不得跨区域选拔招生,为高中学段“保苗”,同时严把县中学生“出入关”,严格审查非正常转学,并将监管延伸至义务教育阶段,构建起“属地招生”的制度保障。

    南通东抵黄海、南濒长江,与上海、苏州灯火相邀,经济活力迸发、人口流动频繁。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长期以来均衡发展的理念,让各县(市、区)连带初中和小学的生源都基本保持稳定。南通人上学很少有从农村往城里跑的习惯,很多乡镇学校一样热热闹闹。

    抓住了生源,南通的县域普通高中治理还有与之对应的第二招——保障教师队伍。“教师是县中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朱全中介绍,在长期的教育探索和实践中,南通严格规范教师的跨区域流动,以引导各地各校专注于自身队伍建设,各县中形成了一支“师风正、教学好、留得住”的教师队伍。

    在他看来,好处显而易见:维护了整个城市的教育生态,给予了各县域高中发展最为基本的保障,学校的管理方向可以长期保持不变,从一心“抓生源、抢老师”到一心抓教育

    与此同时,在市级层面,南通还整合资源,建立总量3980名的市级教师编制“周转池”,实现师资配置动态化管理。在各县(市、区)适当优化普高生师比,有的县(区)甚至达到8∶1。各地党委和政府主动作为,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吸引优秀人才到县中任教。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动态监控各地教师配置,以“通报”或“提醒函”形式发至各地,推动互相借鉴、配足配优县中师资。2022年通州区出台的《关于推动通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还明确四星级普通高中可以自主招聘优秀教师,学校可依规直接面试签约。

    管好生源再规范建好优秀的教师队伍,这样的做法奠定了南通县域普通高中发展的基础,创造了一个值得称道的教育现象:整个南通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所学校挺出来,一批学校倒下去”的问题。

    “掐完师资再掐生源的做法在南通没有市场。”成宾说,当所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都达到较高水准,老百姓不再为择校愁眉苦脸、绞尽脑汁的时候,好生源、好师资自然“安土重迁”,学校自身发展与生源质量良性循环,由此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育均衡,“这是南通县域高中出现‘群峰现象’的根源”。

    精细化管理,找到每一所高中适合的发展路径

    曲塘高级中学地处海安市最西的曲塘镇,这所有着70年历史的学校,培养出了很多院士和企业家。近10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当地人口越来越少,但这所农村高中却没有一名教师离职,人心队伍都很稳定。

    “我们这些年办学取得了很多成绩,真的没有什么特殊的绝招,作为农村学校,最根本的还是做好学校文化的延续。”曲塘高级中学校长顾庆华表示,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现在,学校一直强调服务,想方设法为教师创造好的工作条件,“整体风格朴实无华、踏踏实实,学风、教风、校风都很正”。

    与曲塘高级中学类似,在南通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各县域高中的校园治理有着明显特点,“低调务实”充分浓缩了南通县域高中高品质的内涵:低调经营教育,不跟风、守平常,坚持把简单的事做到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到不平凡。

    这种“低调务实”蕴含着南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的秘密——精细化管理。南通教育人曾经有一句话响震全国:扫地也要扫出个全国第一!这句话出自已故的栟茶中学“平民校长”姚止平。在他的率领下,这所偏远的农村高中取得了辉煌的办学成绩,这句话说的正是南通县域高中的精细化校园治理,其核心要义是:找到每一所高中适合的发展路径、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

    “常规管理形成高原,精致管理形成高峰。”白蒲中学校长柳永红告诉记者,办学成绩的背后没有秘密,关键在日常管理的落实,办学目标、办学追求必须一以贯之地在各个层面落实到班级才能实现,“一个班级只抓学生学习的时候,就完蛋了。时间上重复和压榨,是不科学不规律的”。

    “教学质量是管出来的。”成宾说,学校管理的精髓在于对教育、教学、科研、后勤、师生员工和外部因素等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构建教、研、练、考、管“五位一体”的全过程管理模式,“南通的县域高中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将主要精力放在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上,精细化、科学化和制度化水平长足提升”。

    为了给每名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南通各县域高中均根据学生需求和班级特点实施分层教学,在选课走班时实行两轨制或三轨制,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各校为学生专门建立档案,随着学生的进步逐级进行档案交接,以便给学生提供更为适宜的帮助。与此同时,南通各县中还均建立年级部管理机制,分管校长既分管条块,也蹲点年级,实现了“线面融合、条块联动”,提升了管理效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