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法治教育 推进“大思政课”体系建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7-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高校是以“大思政课”为实现途径、培养中国式现代化所需的德法兼备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和主要载体。玉林师范学院在校党委领导下,不断强化法治高校建设理念,逐步探索出一条“大思政课”体系建设的成功路径: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立足特色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推进党员遵章垂范、师生民主共建、法治精神弘扬“三位一体”“大思政课”体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玉林师范学院立项科研项目“新时代诚信文化体系的法律机制研究”(编号:2019YJKY13)、“城市居规民约在健全社区治理体系中的功能研究”(编号:2021KY0564)、“专业认证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编号:2022XJJGYB02),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持续推进主题教育,将法治教育融入“大思政课”体系建设规划

    玉林师范学院坚持依法治校,科学地确立了校党委领导下的法治高校建设理念。根据《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精神,制定《玉林师范学院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重点工作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表》,进行模块对口安排,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任务,突出实践导向、责任规范意识。

    (一)结合学科专长,推动主题教育常态化、体系化

    校党委进行“大思政课”顶层设计,领导班子深入部门、二级学院、学生团体,让主题教育“落地有声”。今年5月23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黄映然教授为思政课专任教师、辅导员开展了“师德规范内化,提升法治素养”主题思政专项示范授课。6月16日,原校党委书记唐仁郭主持召开党委常委主题教育集中学习会,深刻阐释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法治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性。在7月6日召开的由自治区主题教育第十一巡回指导组领导出席的主题教育调研成果交流会上,校党委书记李清先强调,学校积极回应师生期盼,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弘扬法治精神,建章立制,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教学成果转化。

    学校以法治理念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今年6月20日,学校荣获玉林市2019—2020年度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数学与统计学院胡宗铭与教育科学学院2017级毕业生谭堃灏两名学生无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迹,诠释了玉师学子赤诚的无私奉献精神;5月至6月,全校2万多名学生参加了2023年度玉林师范学院思政课研究性学习与实践性教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和“我心中的思政课”全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深刻领悟了法治精神之于未来职业生涯的重要性;7月10日,学校举行玉林师范学院2023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暨“校地团委共建”签约仪式,以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把握意识形态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校党委深度把握意识形态正确方向,实现深入教室即时听课评教常态化,按章办事,依法治校。

    2022年5月5日,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程新元的论文《传统村落建筑壁画保护与发展的调研报告——以桂东南明清壁画为例》在2021年度全国民族工作优秀调研报告评选中荣获三等奖。

    遵循《广西边境地区教育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精神,今年6月15日至16日,学校英语组“结对帮扶”专家团队联合东兴市等开展教研活动,教师朱波深刻分析了传承蕴含法治精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三)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突出职业道德规范的法治保障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法治校,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今年4月25日以来,在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的带领下,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法学院等二级学院与行政部门分别召开师德师风理论、案例专题学习会,线下线上集中开展沉浸式、体系化学习,强化教师的法治意识与责任感。

    (四)校内校外联动,推进“大思政课”体系建设

    学校与玉林市及贵港市共建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中国-乌克兰纳米炭黑联合研究中心等十多个重要基地。接受贵港市、玉林市委托负责起草立法文件6件,参与论证立法文件40余件次。

    今年5月19日,学校中小学研学基地成立,打造“沉浸式”第二课堂;6月12日,与玉林市合作开办2023年玉林市法院优秀青年干警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坚定青年法治信仰。

    (五)把握契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今年3月,学校国际教育学院越南留学生丁明英等参加第二届广西留学生中国诗词大赛,荣获三等奖,以诗词为媒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6月20日,国际教育学院联合文学与传媒学院举办中外师生同庆端午节活动,白俄罗斯教师柳德米拉、越南留学生杨文得等外国师生深度感悟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整合优质资源,推动法治高校理念深入“大思政课”

    学校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政法学院的专业优势,融合“双师”素质教师专长,深挖司法实践经验,促进法治精神与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合。

    (一)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两院组成法治精神宣讲教学团队,共建法学实训基地。团队主动担任学校的大宗法律顾问。

    首先,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以提升法治意识为主题的思政课程改革。今年5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邢国忠教授来校开展讲座《思政课主题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6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许进品教授来校开展了《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讲课。

    其次,政法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努力在专业课程中深挖课程思政元素。

    一是校内外互动合作,联合育人。今年2月25日,政法学院院长周伟萌协同教师彭本利等应邀参加了“博白县党政法律顾问座谈会暨第一次集中研讨会”;4月3日,与陆川县召开“检校合作”携手共建共赢交流会;4月15日,周伟萌院长与法学教研室主任覃腾英参加2023年东盟知识产权论坛暨八桂科技讲坛,覃腾英投稿的两篇论文获得论坛征文比赛一等奖。

    二是推动法治进校园,启动未成年人保护。2022年5月26日,“法治进校园”启动仪式在沙坡镇中心学校举行,红木棉社工服务中心的20多名师生和沙坡镇中心小学的近1000名学生参加了活动;今年4月27日,玉林市检察机关与学校举行了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中心揭牌仪式。

    三是在乡村振兴工作中推进党建工作。学院响应学校的号召,派教师陈健锋到金华村担任驻村干部,夯实党建基础,强化责任担当;今年6月18日,与兴业县小平山镇金华村召开党建工作交流座谈会。

    (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得益彰、紧密呼应

    丰富第二课堂,传播法治精神。今年4月7日至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阅读之星”评选及微电影比赛,组织获奖的学生团队负责人及其指导教师赴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光华铺阻击战旧址等红色革命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互动互应。今年6月9日,校长李伟中赴玉柴工业园区,实地考察广西先进装备制造城(玉林)新材料育成中心建设情况,努力搭建平台,增强校企双方的核心竞争力;6月19日,副校长刘永建带队赴玉林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开展校企合作交流。

    (三)充分整合校友资源,推进人才就业

    目前,两院毕业生已经深入教师行业与司法机关等单位,成为骨干并担当校园法治文化的传承者。学校组织校友积极担负传承法治校园文化之重任,将律师工作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引入课堂,增强课题教学的实践性。今年6月10日,学校召开2023年校友工作会议;6月11日,学校召开广东校友企业招聘会;6月14日,学校举办励志讲坛暨优秀校友代表经验分享会,广西容县杨梅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韦伦飞勉励学生努力成为学以致用的思政教师。

    坚守初心,“有温度”地推动“大思政课”体系建设

    为促进主题教育成果的实践转化,学校坚持“师范性、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推动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确立“有灵魂、有水平、有研究、有追求、有温度”的“五有”本科教学理念,完善“以德树人、以智慧人、以体健人、以美化人、以劳塑人”的统领人才培养模式,法治教育与“三位一体”“大思政课”体系建设相辅相成。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率先垂范

    学校共发展党员6207人,包括教师党员59人、学生党员6148人。选派21名党员干部驻村,260名科级以上干部结对帮扶602户贫困户及脱贫户。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专门制定出台《境外教师管理办法》。博士学位教师数量增至325人,增长171%。

    今年7月10日,学校2023年暑期中层领导干部培训班开班。李清先强调领导干部要坚守政治规矩,强化纪律意识。

    (二)调动师生积极性,促进民主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