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电:架起学科建设与竞赛培养的“立交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3-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通讯员 叶 璟 程振伟

近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了2014—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排行榜。其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位列全国第13,成绩格外抢眼。

对此,杭电校长朱泽飞自豪地说:“这与杭电近年来积极努力构建学科建设与竞赛培养的‘立交桥’是分不开的。”

学科竞赛,离不开学校高水平特色学科建设的支撑。在2018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杭电的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个学科获得B+,进入全国学科10%—20%之列。“杭电作为非‘双一流’高校,办学资源没那么充足。考虑到我们在部分特色学科上有良好基础,我们能做的就是优化学科布局,打造符合自身定位和所处区域的‘学科群’,形成集聚效应。”朱泽飞说。

杭电的特色学科与高校学科竞赛高度相关。这次列入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统计范围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ACM-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等“得分大户”,背后涉及的主干学科基础,正是杭电的优势特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并且,它们对这些竞赛的贡献度超过90%。

紧紧抓住优势学科,发挥相邻相关集聚效应。哪怕是小蛋糕,也把它做大、做到极致。这是杭电在学科建设上的共识。该校以信息类学科群为建设主体,高水平建设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一级学科。围绕信息科技特色,优化以信息管理和智能制造为核心的信息经济管理学科群和现代装备制造学科群,形成学科高峰的“两翼”。

此外,杭电还注重发挥“高峰群”的强劲辐射效应。学校以特色优势学科为标杆,联动相关新兴交叉学科群、数理基础学科群和人文社科学科群,强化学科的交叉融合,力促新兴与基础学科发展。学科群发展的“增量”,同时带来“竞赛群”的裂变。近几年,学校在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经济管理案例竞赛等“非信电学科”领域的竞赛中也获得了佳绩。

同时,学科交叉融合、学科竞赛联动的理念又处处渗透在各种竞赛组织中。以电子设计竞赛项目为例,目前杭电电子设计竞赛教练组汇集了自动化、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学科的近10位教授,有的教授带竞赛一直到退休。这些教授的科研课题和兴趣点大多集中学科交叉融合上,他们把自己的科研课题成果运用到课程设计和竞赛指导上。

“抓竞赛是学科建设的应有之义。”杭电副校长徐江荣说。在徐江荣看来,通过抓竞赛,用行业前沿倒逼学科建设发展。在2018年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竞赛中,杭电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林菲指导的参赛作品获得企业命题类一等奖和蓝欧科技企业单项奖。林菲说:“这次比赛的企业出题方包括多位行业翘楚,题目反映了行业领军公司最关切的难题。参与指导竞赛,让我对把握行业热点趋势更有信心,也会在后续的课程和教学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调整。”

通过学科竞赛也形成了推动学校学科建设的师生共同体。杭电一些学院为新生开设了创新实践课,授课导师不乏长江学者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会项目获得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