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对接产业 城校共谱华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8-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①安徽大学先进材料原子工程研究中心科研团队师生开展金属纳米团簇材料研究。学校供图 ②安徽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存储器设计团队师生进行芯片测试实验。学校供图 ③安徽大学与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学校供图

    ■强国建设 教育担当·实践篇 

    说起安徽大学传统优势学科,许多安徽人信手拈来:中文、英语、法学、经济……“似乎很牛,特色在哪儿?说不上来。”

    而如今,在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号召下,安徽大学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强劲动力。破专业困局、招一流人才,建立科研创新机制,一系列重大转型和科研突破的背后,蕴藏着一所地方高校将学校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紧密相连的坚定决心和行动。

    “地利”破局——

    专业链精准对接产业链

    合肥综合保税区内,晶合集成的无尘车间里,高端设备来回穿梭。在一块块逐渐成型的集成电路上,可以窥见,合肥集成电路产业链已成“芯”火燎原之势。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合肥集成电路产量保持高速增长:生产集成电路12.5亿块,同比增长45.7%。2025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

    在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企业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晶合集成,就有超过三成的员工毕业于安徽大学。这也是晶合集成当初要把国内主要生产研发基地落户合肥的一大重要原因。“芯片设计不同于芯片制造,制造重投资,设计重人才。在合肥,有高校的人才支撑,我们有底气。”

    晶合集成对合肥的信任没有被辜负,400多家集成电路企业在江淮大地的聚合,引发了安徽大学专业改革的深度蝶变。

    2020年,安徽大学打破以学科导向来设置二级学院的稳态结构。按照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需要,学校将原先被安排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下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剥离出来,再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共同组成集成电路学院的3个本科专业,并在学院中同时设置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工程4个硕士点,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集成电路工程2个博士点,直接对口合肥集成电路设计、装备、材料、封装、测试整条产业链。

    “换言之,任何一家合肥的集成电路企业在任何一个生产环节需要什么样的创新人才,我们都能在相关专业里找到对应的培养路径,形成了精准对接产业链的集成电路专业群。”安徽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秀龙说。

    “专业改革过程疼痛,剥完轻如蝉翼,宛若新生。”安徽大学校长匡光力说。

    撤掉12个老旧专业,陆续增加13个紧密对接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专业,87个在招本科专业中,有72个直接支撑或间接服务新兴产业……专业改革力度背后彰显着学校自我革命的坚定决心和觉醒:“我们开始追问,自己这么多年教的专业课究竟能落地到什么产业?我们的学生能为社会做些什么?以后该如何发展?”

    “到产业发展趋势中去找答案!”安徽大学党委书记蔡敬民深知,历史上缺失行业支撑背景的安徽大学,产教融合基底薄弱,“这一课得好好补”。

    补的是什么?补的是工程教育理科化的问题。“工程教育是技术逻辑体系,理科教育是知识逻辑体系,前者更强调应用,在生产线上,我不仅要把东西设计出来,更要把它生产出来,还能证明它有用,安徽大学的这一课要在服务安徽的战略实践中好好去补。”蔡敬民说。

    拨开迷雾、定位赛道、明晰方向,换来的是学校内部育人理念和育人模式的深度变革。

    从讲理论到重实践,很多工学课程的课堂直接搬到了企业里。安徽大学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产教研融合研究院建设了4英寸和8英寸的集成电路生产线,分别对应实训环节的工程师人才培养和封装关键技术研发线的研发创新,该研究院现已成功入列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对接区域产业的专业改革带来的是毕业生的高质量留皖就业,据悉,2022年学校毕业生留在安徽就业的占63.74%,其中直接服务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占比63%。

    “人和”升能——

    大城与大校携手引育人才

    人是变革的活水。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环节中,安徽大学与合肥这座城市同心同行,大城与大校共同谱写了一首“枝繁巢暖,引凤来栖”的交响曲。

    现任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张军回想起几年前决意来到安徽大学任教的原因,他坦言:“就是因为当年那次高铁‘巧遇’。”

    当年,张军作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杰出学者,有着“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等多个头衔,加之研究领域的前瞻性,让国内不少高校动了“挖”他的心思。安徽大学并不占优势,起初,张军未置可否。

    一次,张军出差外地,高铁落座时,居然发现时任安徽大学副校长的俞本立“巧合”地坐在他身旁,他瞬时明白了学校的“巧心”安排。

    一路上,俞本立抛开领导身份,向张军真诚阐述了学校近年来清晰的发展改革路径。学校“跳出教育教育”,立足安徽与国家重大发展需求布局重点科研项目的规划深深触动了张军,他即刻应允了俞本立来校任教的邀请。

    举全校之力,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为每位人才建立细化到个人喜好的个性化档案。“安徽大学起初的人才引进工作,靠的是一腔孤勇。”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高清维说。

    让安徽大学庆幸的是,人来了,城市与学校的同心同行是能把人持久留住的重要原因。

    近日,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唐曦教授课题组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胡存刚教授、曹文平教授课题组在氮化镓功率器件领域取得最新研究进展。令唐曦感到惊讶的是,这一研究成果目前已在合肥部分企业实现了产业落地。从高校实验室到企业生产线的“丝滑”衔接也为唐曦的科研产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唐曦对合肥产业布局和未来发展曾做过深入了解:“‘芯屏汽合、急终生智’已成为合肥现象级的产业地标,这座城市妙就妙在对产业发展有着‘打包式’的通盘考虑。比如我所研究的氮化镓领域,一个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在合肥都有对应的龙头企业,能够支撑我的科研成果在产业链中快速转化,应用于产品,得到科研验证。”

    合肥留住了唐曦,安徽大学则默契地把“挽留”升级为“成就”。唐曦所在的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集结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化工、集成电路等多个学科方向的研究者和学生,从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到芯片制造直至器件生产都有全域科研团队作支撑。“这极大地缩短了研发和产业落地的时间。从实验室到工厂流水线,一键直达,‘丝滑’衔接。”唐曦说。

    “高校是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桥头堡。”在蔡敬民看来,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集中交汇点,也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最佳结合点。高校既培养人才也集聚人才,对于国家和区域发展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城市吸引人才,高校成就人才,人才反哺城市。近年来,安徽大学年均引才从57人增长到248人;组建创新团队86个,而这些人才也正成为精准对接安徽创新链产业链、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天时”创势——

    大科研建制助力学校成为服务地方和国家的战略力量

    把安徽大学的学科优势和办学优势转变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战略力量是学校改革发展锚定的目标之一。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最后走向生产,安徽大学正以更多的原始创新支撑合肥产业的创新发展。

    近日,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单磊教授、王绍良研究员团队自主研发的“量子计算用国产极低温稀释制冷机”项目顺利通过鉴定。据悉,该项目创造了已见公开报道的连续运行最低温度和制冷量两项国内纪录,总体水平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安徽大学科研腾飞的密码是什么?匡光力指向了大科研建制。

    2017年,时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院长的匡光力接下了安徽省委、省政府交予他的安徽大学校长一职。从科研院所横跨高校,匡光力认为,打破高校二级学院彼此分据、单打独斗的局面势在必行。布局前沿科技领域、搭建高能级科研平台,加速高层次人才会聚、强化学科交叉与协同攻关的“安大路径”也愈发清晰。

    据此,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应运而生。布局与地方重大战略需求紧密相关的科研方向,如新型量子功能材料、高性能电子材料与器件等,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部融合了学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等二级学院,以及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强光磁试验装置、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实验室、杂化材料结构与功能调控实验室等省内重点科研平台。学部融合的“大科研建制”为学校协同攻关国家需求特别是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扫清了机制障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