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非遗”:珠联璧合,活态传承 ——瑞安市职业中等专业教育集团学校的“非遗”特色专业建设之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7-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大师的引领、学生的努力、学校的保障,让鼓词的教育传承硕果累累。除了基地收获的集体荣誉外,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十分突出:2018年蔡雨彤的《小马过河》参加瑞安市曲艺大赛获得金奖,又代表瑞安市参加温州市曲艺大赛,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2018年鼓词社团6位学生获得瑞安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戏剧曲艺类”比赛第一名……

“艺术的熏陶,从小就要起步。孩子们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非遗’文化,这种艺术素养的培育,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对于传统艺术的社会认可度,李海霞这样表示。的确如此,如今在瑞安,很多幼儿园、小学都已开设鼓词方面的课程。而瑞安职教集团校的鼓词传承实践,除了能推动本校学生的人才培养工作外,也必将成为一个文化育人的样板,辐射区域,闪现熠熠光辉。

拓宽通道,系统培养“传承接班人”

经过几年的发展,瑞安职教集团校总结出许多鼓词人才培养的经验。“鼓词的学习周期比较长,需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日积月累。一个优秀词人的成长,至少要有六七年的训练,我们的3年培养是远远不够的。”校长谢炳冲分析道。于是学校就与曲艺协会商讨,怎样把鼓词传习的局面铺开,实现持续发展。“我们把民间曲艺学会的词师召集来共同探讨,把触角伸到初中,甚至小学,希望能够进行系统化的培养。”

目前瑞安职教集团校和当地许多中小学已经建立了人才培养基地,鼓词大师们会亲自到学校去教学,同时培养教师。“校长给了我5个名额,如果在这些小学、初中发掘出鼓词方面特别优秀的学生,即使中考没有考入我们学校,我们也可以特招进校。”黄良福认为这个“特设”的机制,灵活能动,“我们不想把这个专业的出路局限于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作为一门艺术,希望它可以成为一个人的爱好,伴随终身。”

为了营造鼓词学习的氛围,给爱好鼓词的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学校还组建了鼓词学习社团。“刚开始进来主要是看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老师会评估学生的潜质,比如声音、表演状态、肢体协调度,筛选非常严格,最后留下的学生并不是太多。”瑞安职教集团校鼓词社团负责人邵佳涵介绍。

学生们在陈春兰大师及其团队的指导下,从刚开始不知道怎么拿鼓签、三粒板,到逐渐学会敲琴、演唱,再到后面开始讲究抑扬顿挫,学着用动作、手势和演唱营造出纷繁复杂的剧情氛围。“社团每次的训练真的是非常辛苦,老师盯得很紧,但是因为感兴趣,怀着往上走的信念,大家就不觉得有那么苦,看到自己的进步,会更有动力。”邵佳涵说。

陈春兰大师曾多次提出,瑞安应该办一个鼓词学校,但是受到经费、场地的限制,这个提议还暂时没有办法实施。黄良福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虽然办学校还需要继续论证,但是我们考虑,能不能先办一个平台,让邵佳涵、蔡雨彤这样的孩子,在毕业之后依然有地方可以继续学习”。文化遗产,要由人来传承下去才有意义,瑞安职教集团校希望不只针对在校学生,更是要把文化传承做成公益事业,从学校平台辐射出去,也吸引一些中小学教师来这里学习进修,然后传递给更多的人。

瑞安职教集团校对于“非遗”的传承,特别是在温州鼓词传承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也得到了教育专家、曲艺专家和社会的认可。学校将“非遗”和专业的结合,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开展。从最初的竹丝镶嵌工程的引领,到如今温州鼓词传承的大放异彩,再到正处于成长阶段的旗袍与服装专业的融合,学校一步步探索专业建设改革、创新创业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不断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

在校长谢炳冲看来,“‘非遗’传承的未来任重而道远”。除了增加社会“曝光度”,更需要吸引社会上更多的同行、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让更多的能工巧匠走进校园进行专业指导,形成协同效应,在“学—教—研—产—销”一体化的活态传承之路上再有新建树。

“非遗”的传承或许是一项寂寞的事业。但是瑞安职教集团校坚信,这份寂寞有深度,更有温度,这既是全校师生浓郁的家乡情怀、责任担当,也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一份热忱。在专业建设的清晰思路引领下,在整合学校多方资源的基础上,这些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定能重现自身的真正价值,真正得到活态传承,更好地发挥育人作用,以专业建设带动学校办学内涵的整体提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