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驻外学子的“中国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08-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通讯员 虞伟乐

回国了,杭州市清河实验学校副校长马益彬一直牵挂着米鲁鲁,他是马益彬外派肯尼亚援教时认识的当地学生。米鲁鲁今年6岁,母亲已去世,他又被烈火灼伤全身,难以承担治疗费用。援非期间,马益彬创作了画册《彩色的非洲》,进行爱心义卖,所得资金10700美元,全部用于资助米鲁鲁,目前他康复良好。

马益彬是在今年夏天完成为期一年援非任务后回国的。一年来,他一直在肯尼亚“阳光学校”执教。该校是国家专门为驻外外交人员随居子女提供中文教育服务的。全校只有马益彬一名教师,他一人负责该校的语文教学,操办各类活动。由于学生白天在当地国际学校上学,下午放学后才赶至“阳光学校”学习中文,参与学习的人数少,学习时间短,马益彬就编排了复式教学。他执教5个班,每周需完成20多课时的教学。

这些学生虽然是中国人,但长期生活在海外,平日里很少使用汉语,为了让他们保持对学习汉语的热情,不忘祖国,马益彬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三年级学生对写作有畏难情绪,马益彬就开设了快乐读写课,并为他们量身定制写作课程。比如在写科学类话题的作文时,马益彬组织学生先做“烧不坏的纸船”“吹不破的气球”等科学实验,学生在亲身体验后写下了生动的文章。七年级学生黄晶晶英语水平较强,中文水平薄弱,在习作《写给十年后自己的一封信》时,马益彬先和她口头交流进入情境,然后进行一对一指导。他还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开展不同活动,低年级学生以“听说读记”为主,期末采用“我会听故事”等非纸笔游园形式进行考试;高年级则开展“微信打卡”活动,要求家长每天把孩子的阅读情况发送至微信圈,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能换取积分,兑换成心仪的奖品。

“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更是被马益彬融入主题活动中,学生在各式各样的游戏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春分日,他组织学生放风筝;在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他为学生讲述节日的来历,组织他们动手包汤圆和粽子等。

学校放假期间,有些学生无人照顾,马益彬又开设了阅读等8门特色课程,邀请有一技之长的家长授课,丰富学生们的业余生活。为了开阔学生眼界,马益彬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带领学生走访蒙内铁路、内罗毕国家博物馆,参与各类外事活动等。新春招待会上,结合环保热门话题,他们一起编排亲子创意环保服装秀等。

一年的支教生涯很快结束,为了留下美好记忆,马益彬编辑出版了《一路阳光——驻肯尼亚援教之行》一书,展现了一幅援非工作的全景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