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 杭州余杭区深入推进“轻负高质”工作纪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9-12-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A.余杭高级中学的“玉鹰魂”

余杭高级中学秉承“厚德博学、开物成务”的校训精神,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使命,锐意教育教学改革,夯实了丰厚的办学基础,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了“大气、包容、求是、进取”的学校氛围。

学校教学质量持续攀高,在2019年高考中,录取“C9”院校96人、“985”高校150人、“211”高校257人、“双一流”高校290人,仅考上浙江大学的就有77人,另有5人被牛津大学等国际名校录取。在取得高考优异成绩的同时,学校重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平台。“三走进”挂职锻炼、“回母校感恩”活动、超山毅行、长乐林场学农实践等项目颇具特色,樱花节、社团节、科技节等活动精彩纷呈,还拥有浙江省冠军辩论队、浙江省冠军无线电测向队、全国百佳文学社天鸡文学社、全国优秀校园电视台,该校机器人社团连续8年雄踞国赛霸主地位,高中毕业生体质健康测试连续6年平均分位列全省前十。

余高成绩的取得,凭的是“三自四行”课程管理体系,彰显了“自主成长、实践成才”的办学特色,靠的是“精准研究、精细落实、全程陪伴”三大法宝,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多元发展和学校的特色卓越发展。这就是余高的“玉鹰”文化——心有雄鹰,勤琢力行。

B.塘栖镇第三小学的“新六艺”

“长虹”课程是塘栖三小结合自身的文化理念和办学历史,以“礼、书、慧、艺、健、信”的“长虹新六艺”为核心的课程群体系。它将学校课程分为“文明之礼”“文化之书”“科学之慧”“快乐之艺”“身心之健”“感恩之信”六大课程领域,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为课程设计核心目标,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为其将来成为家乡文化的传承者和发展者奠定情感基础。

基于学生个体发展的视角,“长虹”课程呈四个层面向上生长:一是基于学生基本素养的基础性课程,它包括“基底课程”与“提升课程”。“基底课程”主要是指国家课程,“提升课程”是指对已有的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处理,使其更具有学校自身特色;二是基于学生个性化多元发展的拓展性课程,它包括“成长课程”与“特质课程”。“成长课程”是让学生能够尝试多种可能性的课程,“特质课程”是基于学生个体特质需要的特色课程。

“长虹”课程群为塘栖三小学子构建了七彩成长之路,将学生发展需要的多种认知与素质元素进行了整理与融合,有效地促进了学校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个性成长。近年来,“长虹”课程被评为余杭区精彩课程方案,“水乡古韵”和“水宝教我学摄影”被评为杭州市义务教育精品课程,“水宝带我游古镇”和“水宝教我学方言”被评为余杭区义务教育精品课程。

C.亲亲学校的“足球味”

绿城育华亲亲学校始终践行“以人为本、中外融通、面向未来”的育人理念,深耕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厚植体育育人土壤,特别是发掘足球育人功能。

除普及课外,近年来,学校把足球运动纳入校本课程,结合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进行足球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的教学与训练;构建了校园足球分层赛事体系,创设了丰富的体育足球活动,如班级赛、年段赛、校内精英赛等。此外,将每学年的第二学期作为全校性的足球赛事月。亲亲学校足球联赛自2016年上半年开展至今,发展了甲乙两支校足球队,今年又组建了初中校队,亲亲校队得到全面升级。

2016年和2017年,该校蝉联余杭区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乙组冠军;2018年,又夺得区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甲组冠军;今年,在杭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中获得甲组第12名。今年10月,学校还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学色校。

“天赋自由,百花竞芳。”体育文化将学生的各项能力和快乐融为一体。零点体育课(Zero Hour PE)、海报设计、体育主题摄影、运动体验征文等以足球运动为核心的表达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了全面并有深度的发展,让学校成为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