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盘点二〇一七年浙江教育改革发展成绩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2-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的重要之年,是我省深化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年。2017年,浙江教育走过了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省教育系统围绕“迎接十九大、学习十九大、贯彻十九大”主题,认真落实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着力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统筹公平与效率、改革与稳定、质量与规模、均衡与特色的关系,教育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进展。

在近日召开的2018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省委教育工委书记何杏仁说,过去一年的工作,是改革开放40年浙江教育发展的一个节点,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一个缩影。经过历代教育人接续努力,浙江教育发展水平总体上已经达到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进入了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新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

有了新气象

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领导班子始终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突出重点,扛起责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政治担当不断强化。

集中精力谋全局、谋大事,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的部署,在全面调研基础上研究制订实施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政策措施。第一时间组织全系统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干部轮训,创新学习载体,推动十九大精神入课入训入脑入心。

与省委组织部一起起草并以省委办公厅名义印发《浙江省贯彻执行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若干意见》。针对巡视反馈的共性问题,提出“八整治、八提升”专项行动。突出高校二级学院、民办高校、中小学校等党建薄弱环节,各高校制定了抓基层党建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高校全面建立二级学院(系)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制度,14所高校开展了二级学院(系)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系主任)负责制试点。

实施高校基层党建“全面落实年”活动,通过打造“党建+”增强版、开展基层党组织星级全面提标行动等十大举措,全面消除123个“三星”以下软弱基层党组织。把中小学党建工作纳入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体系,召开全省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会议,对民办高校党委书记和中小学书记进行专题培训,还开展了中小学党建工作专项督查调研,22所民办学校成为全省党建工作示范基地。各地各高校涌现了一批先进党员和党支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显著增强。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腰杆硬、底气足地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办学治校和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一代又一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高规格召开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高标准制定我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对文件中的10个方面40条60项具体任务逐条分解到相关部门。

暑期召开高校书记校长读书会,对学习理解和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行再辅导、再学习、再动员、再部署。

各高校积极实施浙江省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工程,探索“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全省高校新建马克思主义学院8所,新增高校辅导员236名,新配思政理论课专任教师122名。

广泛组织大学生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深入实施“百校联百镇”“双百双进”工程,组织大学生参与“剿灭劣五类水”“最多跑一次”改革等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编制浙江版的《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把中小学生德育要求融入日常、融入细节、融入行为。

出台文件加强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工作。

首次全国中小学党建暨德育工作现场会在杭州召开,我省作了经验交流。制定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政策文件。积极普及心理筛查,心理危机识别与早期介入干预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

各地的青少年校园足球蓬勃发展,得到中央深改办督查组的充分肯定。连续第8年向社会公布全省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情况。在相关高校和各地教育局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承办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比赛全程实现“零事故、零投诉、零争议”;我省代表团取得了金牌数、奖牌数均列全国第四名的历史最好成绩。

教育现代化建设

有了新速度

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勇立潮头。始终保持清醒、正确面对,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按照打造教育“标杆省”的要求,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均衡,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努力使教育先于经济社会实现现代化,为中国“明天的教育”提供浙江样板。目前,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有54个县(市、区)达到了教育基本现代化标准。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颁布《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出台《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第二轮10个基础教育重点县赶超势头明显。全省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78个,95%的中小学建成标准化学校。制定并启动实施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专项规划,84个县(市、区)已全面消除56人及以上大班额,大班额班级数由801个减少至124个。

优化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环境。全省66.14%的中小学校建有创新实验室或学科教室,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新的空间。深入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打造中职教育“名校名师名专业”,立项建设20所名校、42个名师工作室、43个大师工作室、43个中职品牌专业和43个中职优势特色专业,扶持110所薄弱中职学校建设194个主干专业。高质量完成国家下达的教育援助任务。

目前全省学前三年到高中段十五年教育普及率达98.7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8.2%,普通高考录取率持续超过90%。

推动高等教育上水平。西湖大学创办工作顺利推进。重点高校和省一流学科建设成效明显,全省3所高校、20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范围,数量居全国第5位。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浙江大学A+学科数量位居全国第三,A类学科数量位居全国首位;省属高校5个学科进入全国绝对排名前5,进入前10%的学科由第三轮的3个增加到4个,进入前30%的学科由10个增加到25个。

科技创新成果取得重大进展,2017年我省高校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农林大学2所高校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2013—2017年,我省高校为主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三大奖共42项,占全省获奖总数的77.8%,排全国前六位。全省高校每年向社会输送约30万名高素质人才资源,有力支撑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启动第二批省重点高校建设。遴选确定第二批7所省重点建设高校、5所重点建设高职院校和15所优质高职院校。完成5所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省级验收工作。各高校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强化,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校长教学述职和教学巡查成为常态。以经济建设需求为导向,全省高校新增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33个本科专业、36个高职高专专业,停招或撤销8个本科专业、11个高职高专专业。适应“全面两孩”政策,高校主动增加了儿科专业和医务人员培养。

适应信息化学习需要,组织96所高校建设1604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线学习学生达到23万人。我省高校在全国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总冠军。

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逐渐显现,2017年全省高校共培养和引进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教学名师、省特级专家、省千人计划入选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370名;高校新当选“两院”院士6人,其中省属高校本土培养1名。新评选产生133名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涌现了一批像陈莹丽、童淑芳、方叶平等一样的优秀师德典型。

教育改革开放

有了新作为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以改革促公平,以改革提质量,以改革保民生。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上半年实现首轮高考改革的平稳落地,经第三方评估取得成功,高考录取率提高3.8个百分点。下半年针对物理选考人数下降等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出台了深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就调整学考选考时间和次数、建立选考保障机制等作出新的安排,同时组织教指委研究并指导高校明确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范围。

出台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指导意见,推进中考招生制度与高考改革、课程改革相适应。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深化教育管理机制改革,全系统办事事项实现“八个统一”,教育厅本级办事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检查评比评估事项由117项减少至57项;遴选78家单位、12项改革项目开展教育“放管服结合”和“管办评分离”改革试点。

开展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国家试点,有7个县(市、区)还承担了国家义务教育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

推进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起草并以省政府名义颁布《关于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教育,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研究“1+7”政策体系,既支持发展,又规范管理。深化课程改革,推进以游戏教学为主体的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广初中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教学,继续深化普通高中课改和中职课程改革。

继续推进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将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试点扩大到33个县(市、区),鼓励开展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试点,出台针对性政策妥善解决中小学教师临时性短缺问题。

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出台《浙江省高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指导意见》,优化来华留学生结构和来源,高校留学生总数和学历生数分别同比增长13.4%和19.1%,学历留学生占比首次过半,外国留学生占我省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3.2%,留学生数量居全国第4位。全省已建成6所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统筹安排1200余名归国人才子女入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