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常态课堂教学现状浅析与思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3-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杭州市永天实验小学

张 刚

一、立足体育常态课堂常规

如今的体育课堂发生了很多变化,特别是体育课的开始与结束部分。笔者发现:过去在上课前的一些“规定动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堂常规”,在有的体育常态课中消失了,如上课不集合整队了,不点名清点人数了,不向学生宣布课程任务了,而是教师和学生站在一起随便说几句就开始上课。

体育常规是营造阳光体育课堂的前提。课堂常规的本质,就在“常”和“规”两字上,所谓“常”就是经常做,“规”就是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模式。新课改的深入,使组建学习小组、尝试性活动等创新型的体育课基础课型仍是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主。因此,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依然是主要的和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常规内容。

二、明晰常态课堂教学目标

体育新课改以来,很多一线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比较茫然。笔者认为,常态课堂教学中目标的制定总体上要从四个方面为出发:符合课标要求,符合年龄特征;明确知识技能,关注提高能力;顾及生活经验,拓展学习视野;表达简明扼要,利于课堂检测。

在实践中,笔者总结出要明晰常态课教学目标应做到的三点:

一是明晰制定目标类型。制定体育常态课教学目标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按照学生水平来制定。制定教学目标前,先选定学生的学习领域,体育课共分成四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一般只选择其中的三个领域,因为涉及领域越多,越难以实现,这样就会影响课的质量;再按照水平阶段或学生发展的三维观来制定符合水平条件的目标。二是只按学生发展的三维观来制定。三维观包括:认知、技能和情感。调查显示,现在多选择用第二种方法制定目标。

二是明晰制定目标对象。不管什么课,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新课改下的体育课更关注这一点。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以学生的能动状态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主要目的,而不能只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制定教学目标。

三是明晰制定目标内容。教学目标是课时计划的中心,制定体育常态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选择的学习内容范围不要广,因为范围广,学生学习的内容多而复杂,学生不容易接受,老师也不容易把握教材。在目标制定的过程中,不光要写教的内容,还要把教学重点写清楚。如:立定跳远一课要制定教学目标,有的教师会这样来制定:让学生学会立定跳远动作。这样的目标很笼统很粗糙,立定跳远的动作看似简单,其实要做好它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它分成起跳、腾空、收腹、落地四个步骤,想要学生在一节课中完全掌握是非常困难的。

三、优化常态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还应在实践中不断更新。除了已有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提出与学习有关的问题,教师不要轻易放过。教师应当紧紧地抓住课堂中产生的有价值的、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问题,启发、诱导学生学习,并根据这些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这一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适宜常态课堂运动负荷

现在的部分体育常态课以游戏为主,辅以讨论,这样的设置无形中减少了学生的运动量,有的学生甚至一节课结束后完全没有出汗。体育课的本质是“进行运动技术学习和相应身体素质锻炼的过程”,体育课必须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合理地安排和调节体育课运动负荷是对体育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体育课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的设计,并根据体育课的实际情况对运动负荷进行把握和调整,保证体育课的顺畅进行。同时,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根据课型的不同也应差别设计。

五、多元常态课堂评价

笔者发现,我们的体育常态课中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越来越不敢批评学生,或者是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就说“真聪明”“真了不起”等。但是,体育教学中不能只要表扬不要批评。表扬和批评都是常态课堂即时语言评价的重要手段。常态课堂中,应恰当地运用语言评价。

每个学生在身体素质、认知水平上存在差异。教师在纠正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时,首先应注意学生的感受。一句恰当的批评,不但能起到批评的作用,而且维护了学生的自尊,激发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笔者在常态课的教学中尝试了星级评价机制,即在每堂课中以增加或扣除星星的方式评定学生在这堂课中的表现,星星的个数也是学期末学业评价中的重要依据。这一机制的实施明显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做好常态课评价的同时,笔者在学期末还会对学生体育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评价表中包含了学生一学期来的身体基本情况,个性项目测试、国家体质测试标准的项目、体育理论知识测试的成果和学生一学期来参加班级、区市体育竞赛情况。这种多元评价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升了学生总体的体育成绩。

六、结论

实践证明,只有创建扎实、灵动的课堂,用心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最终达到引导学生学练结合、展现自我、提高运动技能的效果,从而有效提高体育课堂质量。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