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转化与落实新课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09-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22年4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正式颁布,各地教科研部门和学校高度重视,举办了一系列学习、培训活动,解读新课标,落实新课标。这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但要防止“陷在课标里”,不能机械地把课标的一些文本表述照抄照搬用到课堂教学中。对于新课标,我们不仅要“学原文”,还要“悟原理”,更要进行深入细化地研究,创造性地转化与落实到教学实践中。

    如何创造性转化与落实新课标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以忠于育人目标为前提。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在课程教学领域的体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2022年版的新课标,最重大的变化是从学科本位走向育人本位,提出核心素养导向,强调学科知识的育人功能,以此重构课程教学内容,重建教与学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每门学科的课程教学必须以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和育人目标为纲,思考本学科教学对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和整体育人的贡献。同时,新方案新课标中提出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及学业质量标准,是学校开展教学的基本遵循,必须依标开齐开足课程,依标开展教学,依标进行考试命题。

    二是进行目标分解与转化。各科课标提出了本学科的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和分学段要求以及学科核心素养。一些教师在备课时,直接把课标中相关目标和要求拷贝下来,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甚至很多教师在执教公开课、示范课时也是这样做的。课程目标不等于教学目标,用华东师大崔允漷教授的话来说,课程目标是“看得见的风景”,教学目标则是“走得到的景点”。教师在教学时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将上位的、综合的课程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转化为细化的、可操作的、有教学资源支撑的、可评价的教学目标,并据此设计可测评的表现性任务,以防止教学目标设计的形式化、表面化。一个个教学目标落实到位,课程目标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自然也就实现了。

    三是既要悟“道”又要研“术”。新课标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比如大观念教学、学科实践、跨学科主题学习,等等。教师要深入学习、深刻理解这些新理念的内涵和学理基础,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但仅止于此还不够,还要知道“如何做”。明理悟“道”固然重要,但没有“术”的创新突破,“道”就容易流于空泛,无法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事实上,对于学习任务群教学、大单元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等,各学科的课标仅在有限篇幅里提出要求,作了简要的阐释,至于具体如何操作,则需要广大教师和教科研人员开展深入的专题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积累经验,形成成熟的教学范式。比如,新课标提出“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哪些类型和表现形式?主题如何确定?“跨度”大小如何把握?学习效果如何评价?许多问题有待探索,光有理论指导也不够,只有下水扑腾一番才能学会游泳。在这些方面,新课标为教学实践留下了极大的创生空间,也非常考验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四是灵活变通因材施教。新课标针对教学、评价、教研、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利用都提出相关“提示”和“建议”,甚至给出了一些教学示例。这些“提示”“建议”经过反复的讨论修订,体现了课标修订专家团队的集体智慧,值得认真学习、领悟、吸收、应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要灵活变通,切不可刻舟求剑。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应因时因地制宜,以三隅反,根据各科课标中“建议”“提示”指引的方向,采取最适合本校、本人的方式方法,创造性整合利用教学资源,因材施教,彰显个性化特色和风格,从而避免教学的僵化与模式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