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像工程师般学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05-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 张乐琼

寻桥名趣事编“百桥图”、做特别之桥开“展桥会”、走家门口之桥记录关于桥的记忆……日前,杭州市卖鱼桥小学校长王怡芳、教师朱雅萍设计并实施的校本课程“运河桥韵”,从2400份全国各地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摘第四届“真爱梦想杯”全国校本课程设计大赛特等奖。

对地处运河畔,加之以桥命名的卖小来说,就地取材,将家国情怀与具象的“桥”联系起来顺理成章,更完美契合了大赛“不忘本来”的主题要求。但在王怡芳眼里,“不忘本来”是人文意义,而这门校本课程实施3年来最大的亮点在于:坚持了STEM教育理念,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像工程师般学习。

“为什么原来的名字‘归锦桥’会改名为‘卖鱼桥’?”“‘卖鱼桥’的‘桥’现在在哪里?”“我们的学校名字为什么取名为‘卖鱼桥小学’?”在“知‘卖鱼桥’”一课当中,观看视频《卖鱼桥的故事》后,选修这门课的五年级24名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校史室、查阅图书资料,并整理分享“我所知道的卖鱼桥的故事”。朱雅萍说,我们不再简单地问“你们认识卖鱼桥吗?”,因为难以引发思考的问题不容易让他们产生对这座桥以及运河上其他桥的研究兴趣。

而在“议桥”课堂上,连接、沟通、负重、奉献、牺牲……学生们感悟到的桥的象征意义格外丰富。这些回答是他们在教师层层发问下对沙盘还原古代船只报关情景深入思考的结果。“如果你住在河东,想要去河西办事、走亲戚,当河道‘堵船’了,你希望怎么解决?”“如果你是古代的城市规划师,在沙盘上演示搭桥,谈谈你搭建的桥解决了哪些问题?”沙盘游戏尚不过瘾,朱雅萍还安排了欣赏《清明上河图》环节,让学生在对比古今桥梁的设计匠心之余进一步讨论为什么老百姓的活动都围绕河两岸、如果没有河上的桥又该是怎么样的情境。“有了这些问题的引导,加上模拟古今共通的互动和场景,触发他们思考时间观、空间观、历史观,进而畅想未来。”朱雅萍说。

“围绕‘运河桥韵’设计长达16课时的课程,除了通过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深一度的思考外,我们更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王怡芳说。

“桥之创”,即动手做一座桥的模型,是学生们最喜欢的动手环节,但实际上并不如想象中简单。为了让学生掌握一整套桥梁模型设计与制作的方法,教师梅洁首先拿学校附近的拱宸桥为例带领学生尝试制作桥梁模型。认识拱桥、梁桥、浮桥、悬索桥等不同类型的桥,掌握比例尺、三视图等基本数学知识,清楚不同材质的不同承重力,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热熔枪、刻刀等基本工具……铺垫这些知识“基石”是第一步,继而带领学生进行实地测量、绘模型图纸,根据自己的创作寻找生活中可以利用的废旧物,动手制作。

梅洁说,学习的支撑远不止这些,在制作模型过程中仍然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加码”,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棘手问题,比如桥身结构问题导致42个台阶装不上去、桥的两侧不对称等。

当然,“做桥”并不仅仅以完成精美的模型为句点。学生们还要用自己的方式评出班上“最美丽的桥”“最有特色的桥”“使用最方便的桥”,并组织一场“展桥会”让制桥小能手来分享制作过程,展示最得意的一点设计等。

每个人因此都成了小小工程师。这学期上到第8堂课,长98厘米,高16厘米的拱宸桥模型已经出炉。“我觉得自己就像桥梁专家一样严谨、系统地考虑各种因素,比如尺寸大小、美观程度、牢固程度、载重情况,当然现实中造桥还应该考虑到水上船只的通行问题。”尝到初试的甜头后,该组学生小杨已经想好接下来要设计一座现代吊桥,前两周去钱塘江边上的二桥观察了一番,还在网上查阅了不少资料,开始着手设计方案。

“我们想要让学生通过获得学习支撑,提出假设、设计可行性方案、动手实践、记录探究过程并展示分享。这一整套过程,集中体现了STEM教育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步骤。”王怡芳强调,多学科的知识储备是前提,创新、设计、实验、构造的背后是一种学科融合教育的理念。她说:“如果各学科知识割裂,不能有效地建立起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难以实际运用,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就不强。‘运河桥韵’内核就是艺术人文、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数学原理等跨学科知识的融合。”

记者了解到,这门校本课程属于学校内含22个主题的“渔之韵”课程的五年级课程分支。“美国印第安纳州STEM教育起步较早,他们的成功经验有针对性地解决我们在STEM教育中的困难与问题,例如偏重人文体验、简单将创客教育等同于STEM教育等。我们在跨学科知识融合的基础上,让孩子们像工程师一样将想法进行实践创造、解决生活中真实性问题,真正将STEM的精髓付诸实践。”王怡芳说,从中体现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符合卖小一贯倡导的办学理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声音     下一篇:巧手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