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既要俯瞰“森林”,也要走近“树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0-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推动青少年读书”系列

    自200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开始重视“儿童文学”阅读以来,中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准不断提高。近年来,教育部组织编写并审定的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开辟了“快乐读书吧”这一创新性栏目,倡导小学阶段语文阅读的丰富性和拓展性,主要引导小学儿童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并推介了数量较多、文类较丰富的整本书。2022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更是将“整本书阅读”列为语文课程的六大学习任务之一,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提高整体认知能力”。在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和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引导下,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实践现场,整本书的阅读教学越来越得到重视,正渐次形成不小的风潮。

    正如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之间没有艺术上的优劣之分一样,整本书阅读与短篇作品阅读之间也没有阅读价值上的优劣之分。不过,整本书阅读与短篇作品阅读有着不同的语文阅读功能,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简而言之,因为与短篇作品相比,整本书容量大、信息多,具有更为复杂的组织结构,所以,对整本书的阅读,更有助于培养进行整体认知、复杂认知的“专家级阅读脑”。

    “专家级阅读脑”是玛丽安娜·沃尔夫在《普鲁斯特与乌贼——阅读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一书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沃尔夫指出:“……我们可以建立新通路的神经可塑性也同样意味着,读写能力的通路既可以包括更复杂的阅读过程,也可以不包括。换句话说,就是大脑的可塑性意味着我们既可以建立一个相对简单的、通路被缩短的阅读脑,也可以建立一个阅读时会激活更复杂的认知过程的阅读脑。”沃尔夫将与“相对简单的、通路被缩短的阅读脑”相对的,包含着“更复杂认知过程的阅读脑”称为“专家级阅读脑”,认为其具有的是“深入阅读”的能力。就“深入阅读”能力的培养来说,意味隽永的短篇童话(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短篇小说(如陈丹燕的《灾难的礼物》)、绘本(如希尔弗斯坦的《失落的一角》)也具有独特的、重要的作用,不过,优秀的整本书阅读,不仅指向深层意义的理解,还指向复杂结构的建构,因此,在培养“专家级阅读脑”方面,显示出十分重要的语文教育价值。

    毋庸讳言,整本书阅读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颇具难度的挑战。我听过一些整本书阅读教学课,的确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讲短篇作品合集的整本书或“反复故事”的整本书,只挑出几个故事来分析、讲长篇结构的整本书,只围绕一两个章节来讲述,结果缺失了对作为整本书阅读题中之义的“整体认知能力”的培养,出现了近乎“买椟还珠”的遗憾。

    因此,我认为,整本书阅读教学必须重视“整体性”阅读。甚至可以将“整体性”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整本书阅读必须俯瞰“森林”,要俯瞰森林就得采用“整体性”阅读方法。对此,我作一些具体说明。

    对短篇合集的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发现整本书所共同拥有的东西。阅读《格林童话》,就有必要引导学生发现格林兄弟搜集整理的那些民间童话基本上共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口语讲述性、三次反复的故事叙述、恶魔总会失败的大团圆结局。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中,作品前后的内容和风格是有重大变化的,这就是郑振铎所说的:“圣陶最初动手写作童话在我编辑《儿童世界》的时候。那时,他还梦想一个美丽的童话的人生,一个儿童的天真的国土。……然而,渐渐地,他的著作情调不自觉地改变了方向。……我们试看他后来的作品,虽然他依旧想用同样的笔调写近于儿童的文字,而同时却不自禁地融化了许多‘成人的悲哀’在里面。”对《稻草人》的“整体性”阅读,就要引导学生将这一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的变化找出来。

    “整体性”阅读需要特别重视“发展型故事”的整本书。所谓“发展型故事”是指一本书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前有车后有辙”的故事主线,围绕故事主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结构。因此,“发展型故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要重视对整本书的整体故事结构进行分析。分析作品的结构,就必然要看到它的整体。美国作家埃莉诺·埃斯特斯的《一百条裙子》是一种单线结构的整本书,而程玮的《俄罗斯娃娃的秘密》则有两条主线,英国作家杰奎琳·威尔逊的《坏女孩》属于主副线结构,彭学军的《你是我的妹》具有主线和双副线这种更为复杂的结构。对这样“发展型故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就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的结构是如何构成的,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整体结构来建构整本书的意义。

    文学是细腻、含蓄的东西。真正的文学阅读必须进行文本细读,整本书阅读也是如此。因此,整本书阅读不仅要引导学生俯瞰“森林”,而且要带领学生走近“树木”。走近“树木”也需要阅读方法,我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我在《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里提出的文本细读法。我在前面论述的“整体性”阅读必须与文本细读法结合起来,否则所谓“整体性”就会流于空洞无物。

    对秦文君的成长小说《天棠街3号》的整本书阅读,应该抓住“天堂街3号”信箱这一隐喻展开文本细读。男孩解伟在给好朋友郎郎的提醒信的落款处写下了“天堂街3号”,可是,解伟家住的是“天棠街3号”。解伟对郎郎解释说:“写这几个字时,我才六岁,顺手就写成这样子。我妈说也好,这小孩儿人间的温暖得到的太少,就让天上多降下些温暖吧!”“天堂街3号”信箱有什么喻义呢?我们让小说的描写本身来揭示这个问题的答案。当郎郎得到“天堂街3号”信箱的钥匙,第一次打开它时,“小信箱里什么也没有,箱底是平的,就像一个人松开的空空的手掌。郎郎想了想,掏出裤袋里的纸条和地址(纸条是他与爸爸维系的纽带,那个地址就等于他所喜欢的女孩子苏凤——本文作者注)放进去。这信箱不该一无所有啊,就像人心一样,怎么说也该装进些什么东西才行”。后来郎郎给“天堂街3号”信箱寄了一封信,他再次打开信箱时,果然看到了这封信。“他把信放回信箱底部,看着它存在里面一会儿,再拿出来。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地方,别人无法伸进手来的‘天堂街3号’。”

    用不着再作弗洛伊德、埃里克森式的精神分析学解读,“天堂街3号”信箱无疑是“自我同一性”的象征物。作家秦文君是对的,“天堂”其实与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没有本质的联系,一个人找到了积极的“自我”,才有如找到了人世的“天堂”。所以,《天棠街3号》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抓住了“天堂街3号”信箱这一隐喻加以文本细读,就会揭示这部作品的核心主题。

    总之,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和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的倡导,指出了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正确方向。整本书阅读体现出对语文阅读增“量”和升“质”的双重追求。整本书阅读教学做得好,会将小学语文教育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使小学生获得更高水平的阅读能力。

    (作者系中国海洋大学讲席教授、国际格林奖获得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