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强国梦” 培养“大先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0-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那时候国家师资少,老师说你就留下来吧,于是,我拿起教鞭,在讲台上一站就是50年……”近日,华中师范大学第七届“华师故事”文艺展演以校友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引得不少师生感动落泪。

    从一穷二白中艰难起步,到百舸争流时奋楫前行,从教育救国的满腔赤忱,到教育强国的壮志凌云……120年来,校名几度更改、校址几番迁移、校舍几次重建,然而,教育初心不改、强国信念不渝、文明弦歌不绝,华中师大持续为党和国家输送了60多万名优秀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其中有近40万人默默耕耘教坛,将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翻开百廿风霜史页,走过世纪风雨沧桑,华中师大何以成为千千万万卓越教师的成长摇篮,又如何在新时代书写赓续教育家精神的伟大华章?

    根植沃土 永葆初心

    从中华大学(学校前身之一)校长陈时的“教育强国,正逢其时”,到华中大学(学校前身之一)校长韦卓民的“在自力更生、薪火相传中供给政府所需的人才”,再到青年领袖恽代英的“教育家必须把改造教育与改造社会打成一片”……

    不同于西方中世纪大学,中国近代大学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紧紧地同家国命运联系在一起。对于华中师大这样的老牌院校而言,一部从教育救国到教育强国的辉煌校史,一群长期奋战在教育一线的校友,更是在校师生传承教育家精神的力量源泉和天然榜样。

    “大别山师魂”汪金权扎根山区近30载,每年都用微薄工资资助困难学生,让上千贫困学生走向希望的彼岸。

    “云岭楷模”梁达松响应号召主动申请到云南偏远山区从教,一干就是一辈子,帮助无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改变了命运。

    “全国优秀班主任”陈振翠志愿前往山区任教,无怨无悔地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耕耘了36载,只为实现一个共产党员的教育理想……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无数校友散布在祖国的天南海北,用知识托举起亿万学子的明天,用奉献支撑起民族复兴的根基,书写出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齐奋进的教师礼赞,成为学校引导广大师生传承教育家精神的无声素材。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华中师大校长郝芳华表示,“学校深刻认识到教师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肩负的神圣使命,努力挖掘百廿校史、万千校友所蕴藏的教育富矿,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大国良师,以实际行动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生动实践。”

    面向朝阳 砥砺成长

    “毕业后进入中学教书,这一教就是一辈子……不忘初心、不辱使命,我青春无怨,一辈子无悔。”校庆日上,聊起为什么始终坚守在基础教育一线,华中师大政治系1983级校友、长沙二十一中教师卢新林如是说,让现场的学弟学妹们感受到了心灵的震动。

    无独有偶。政治系1983级校友用145篇文章、145段人生、145种讲述,忠实记录下投身教育强国事业的身影,其中不乏主动申请到新疆支边等震撼人心的教育故事。而这些仅仅是该校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举措还有很多——

    开设“教育强国”等系列课程,邀请专家学者授课,囊括众多一流学科,注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着力开展师德和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厚植教育情怀;

    举办“师范生走进国培课堂”等系列活动,为师范生搭建与一线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桥梁,帮助师范生获取前沿的知识、鲜活的案例、深刻的见解,继而提高教育本领……

    今年9月,毕业生李先宇告别母校,来到贵州省遵义第四中学担任地理教师。当被问及为什么不去大城市工作,李先宇说:“我是从贵州大山里走出来的,我要在家乡实现梦想。”2021年至2023年,华中师大应届毕业的师范生中,每年有六成以上志愿前往中西部就业。

    冲上云霄 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丁茜的“VR+思政”教学模式,给学生们带来了沉浸互动、具身体验的学习氛围;数学与统计学学院教师代晋军的“1+N”同步课堂,创造了一学期带15个班的纪录;心理学院教师田媛团队研发出集课堂签到、答题、讨论等功能于一体的“微助教”,已有2000余所高校、900多万名学生受益……

    近年来,不少“老师们的老师”火出了圈。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华中师大心怀“国之大者”、心系“国之未来”,重点培养能够引领教育变革的智能时代卓越教师,为未来教育播撒下一粒粒火种。

    构建智能时代教师教育体系。组建成立国内首家“人工智能教育学部”,融合物联网等技术重构教师教育环境,应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探索数据驱动的智能化、个性化教师培养新模式,构建基于数据、面向过程、精准高效的教学评价新模式。

    融入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扎根中国大地成立华中师大人工智能教育宁夏研究院,协助宁夏教育大数据中心研究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提高教师队伍管理科学化水平,探索构建智能时代教师发展路径和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新生态。

    借助信息化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四川凉山、云南楚雄、湖北恩施等“信息化助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验区形成可复制推广的4种有效模式,并扩展到全国9省(市)数千个农村教学点,不断增强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

    “站在新起点上,学校必将大力弘扬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作出更大贡献。”华中师大党委书记夏立新表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