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向更深处漫溯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多多益善”,但人生有涯,而知无涯。进入“知天命”这个阶段的人,读书最好读经典。于是,我选择了读“四书”。

    目标确定,该怎样读呢?童蒙时期,听爷爷提过“四书”;上了高中,才知道“四书”这个文化常识;从教后,才遇见“四书”中的部分章句。不惑之年,教《大学》部分章句时就思考,《大学》应在高一语文课第一节课时就教学生读。最好把《劝学》《师说》《大学》合为开学第一单元,当作高中新生入校“开门第一课”。

    在各种读法之中,我选择了朱熹的读法。朱熹说:“某尝闻之师友,《大学》一篇乃入德之门户,学者当先讲习,知得为学次第规模,乃可读《语》《孟》《中庸》,究见义理根源、体用之大略。然后徐考诸经,以极其趣。庶几有得。”

    《大学》中正平和、大义昭然,最适合初学者入门;《论语》《孟子》多对答之辞,需要分辨具体语境背后的微言;《中庸》则代表了幽眇的最高智慧,要求修习者必须具备一定基础。这次序针对的是进学的不同阶段,切合的是研习者心性和智识的逐步养成,这才是朱熹的良苦用心。

    为什么“四书”要依此次序循环看?如果不先读《大学》,便没有提纲挈领的体会,那么读《论语》《孟子》,则无法领会当中的精微奥妙;不参考《论语》《孟子》,无法将儒学融会贯通,便无法极尽体悟《中庸》之宗旨。于是,我便按照《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次序重新来读。过去散乱的读书便有了清晰的轨迹。

    读《大学》开始了!边读边写,从书中我读出了学习六字真诀“止、定、静、安、虑、得”,记住了“心诚求之”。读完《大学》,开始通读《论语》,我边读边做“圈点批注”,书边留下诸多只言片语。这次读《论语》,我已年过五十,终于把以前没有细读的章节也读完了。

    2022年元旦,因疫情被封控在学校。我借此开始整理初读时的阅读碎片,约计5.8万字。整理笔记无形中成了我战胜烦躁、郁闷心理的好办法,其实,整理过程就是重温啊。惊蛰刚过,在一个晴空的下午,我又完成再读《论语》笔记的整理工作,约计4.4万字。

    重读经典应向更深处漫溯。在重读《论语》时,我从读出孔子伟大的教育智慧,转向力争读出孔子的逻辑思维方式。读《雍也》篇时,我从简约的一句话中读出了论证之完整性。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贤哉回也!”首句即观点,既可以说是论断,也可以说是判断。在语言表达顺序上,孔子重点是“贤”,突出的是人的品质,然后再说人是“回”。下判断后,讲理由。理由有三:其一,“一箪食,一瓢饮”;其二,“在陋巷”;其三,“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在第三条理由上运用的是对比的方法。“食”,简单;“住”,简陋。“生活”,穷困,清苦。在这种条件下,一般人难以忍受,可颜回却能安贫乐道,不改好学之乐趣。对比之后,再次说“贤哉,回也!”这既是结论,更是强调,是孔子对颜回肯定的加强。首尾呼应,论证过程是多么地圆整!

    读《八佾》篇时,我再一次从对管仲评价中读出孔子运用逻辑思维方式的魅力!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器小哉!”是孔子对管仲下的判断。“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器小”是性质,“哉”是情感态度。理由呢?孔子没有直接给出,而是借助“或曰”来完成的。

    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土台,管仲也有这样的土台。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孔子用“管氏有三归”来说明管仲生活“不俭”,用“官事不摄”来说明管仲行政管理“不俭”。古人崇尚“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孔子对管仲这两方面的批评,也是我们后人应该警惕的地方。

    孔子用“树塞门”“反坫”来说“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一个反问表达了孔子对管仲“不守礼”的强烈不满。“礼”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核心。管仲是大政治家,但孔子认为管仲在这方面的修养还不够。他能“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但还不能担负起领导历史文化的重任。事实上,管仲死后,齐桓公宠信小人,最后不得善终,齐国诸子争位,国家大乱,管仲是有责任的。

    历史地看,在孔子眼里,管仲不过帮助齐桓公完成霸业而已,但未能帮助齐桓公完成王道,不能善始善终。虽然有功但恃功而骄,穷奢极欲,不守臣礼。所以,对管仲,孔子作出“器小哉”的判断。

    原来,我们的老祖宗早就会运用“下判断”的逻辑思维方式啊!然而,反观当下,这么“源远”的写作智慧,不能“流长”,不为所知,不为所用,令人反省。

    重读《大学》时,对初读时获得的“学习六字真诀”有了新的收获。如果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要学习的目标或是修身要达到的目标,那么“止、定、静、安、虑、得”就是学习路径。这个路径的逻辑思维是递进式,一环紧扣一环。“知止”是起点,是第一步。没有第一步就不会有第二步“有定”,进而没有“能静”“能安”“能虑”,也走不到“能得”这个终点。

    人总是要前行的。“知止”,不仅要理解为“知道到达的地方”,还得理解为“适可而止”。知道“止”什么,知道“怎样止”,心“定”下来,定下前行方向、目标,懂得凡事要适可而止,那么心就会“静”下来,安稳,不再乱动。这就像用湖中之水照人影,有风吹,人影则乱动模糊。“五心不定,输得干干净净!”“知止”,还要认清自己,站好自己的“C位”,专注自己选定的赛道。

    如果说“止”是“知止能得”闭环中的第一个关键点,那么“静”就是第二个关键点。古人为了“静”,有“心斋”,有“坐忘”,有“观止”。心静下来,心无旁骛,专心致志,那么心态就会泰然安稳。心安下来,之后就能够去思虑、考虑、明辨,“自己是谁”“要做什么”“怎样去做”。行事思虑周全,就会得到“明明德、亲民、至善”。

    在“四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逻辑链条。古人逻辑不是没有,而是隐藏在词与词、句与句之间。今人读之,不可不知,不可不察。

    (作者系天津市天津中学高级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