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不妨学着写点评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10-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胡欣红

在各种评论文章百花齐放的时代,不少中学生也跃跃欲试。中学生写议论文固然是寻常事,但评论(尤其是时评)毕竟与通常的议论文有所不同,对深度思考和理性表达要求极高,对于稍显稚嫩的高中生能否胜任,很多人总觉得有些不靠谱。其实,这样的担忧大可不必。

从高中生的思维特点来看,其抽象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都在获得长足发展。正因如此,中学课堂上,常有侃侃而谈的学生。笔者所在的南孔圣地衢州,每年都要组织中学生论语辩论大赛。赛场上的高中生们,唇枪舌剑、妙语连珠,无不体现出思想的敏锐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评论与辩论,都离不开破题、立论、论证等基本环节,形式有异,道理相通。

引导中学生适当地写写时事评论,意义深远。评论与作文的密切关系,是公众对于中学生写评论所具有现实价值的第一反应。近年来各地高考作文题,大多是议论文,要求考生关心时事、有自己的观点。从这个角度上讲,辩论大赛的磨砺、时评写作的历练,对于考场写作无疑具有针对性。当然,中学生写评论的现实价值,不只是提升写作能力,其锤炼的逻辑思辨能力对于历史、政治乃至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都有积极意义。

中学生写评论的意义,不能局限于学科的狭窄范畴。在写评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避免偏激和极端,学会客观公正、理性温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是否获奖并不重要,教会自己遇事擦亮眼睛,多个视角,三思而后行,这才是最大的价值。坚持写下去,并在反思中不断进步,这样的成长更可贵。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全面看中学生写评论的意义,还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习近平曾谆谆嘱托青少年:“既勤学书本知识,又多学课外知识,还要勤于思考,多想想,多问问,这样就能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尤其对于高中生来说,不仅要深入掌握书本知识,更要关心时事。通过评论写作这个载体,无疑可以引导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关心时事,心怀天下。

写评论不是写故事,可以靠丰富的想象力或者优美的文笔取胜。它需要有事实依据,也要有理论基础。要想写出好的作品,评论者需要有极强的洞察力、足够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以及言简意赅、观点鲜明的表达。尤其是针对时事的评论,这些事件大多只是个例,甚至是突发事件、偶然事件。如何找寻这些事件发生的潜在原因,对于中学生而言,确实是莫大的考验。

因此,中学生写评论,不必刻意强求时效性,与其“为赋新词强说愁”地议论一些自己都搞不明白的热点话题,还不如从身边的小事入手,有感而发。睁大眼睛来看,张开思维去想,俯下身子来写,我手写我心,写出精彩文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