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友好” 办有“远见”的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1-11 / 加入收藏 / 13963 阅读 [打印]
瓒呭競渚垮埄搴椾笅鍗曚紭鎯� 姣忓ぉ棰嗗彇鍒敊杩囷紝鍗曞崟浼樻儬浜笉鍋� 苗芃校长与学生在一起 智远小学景色秀丽,环境优美

    济南市智远小学2009年划归济南市历下区,是一所城中村小学;2019年搬入新校址,历经撤村并区、两次搬迁。在新的发展阶段,智远小学面临着周边环境治理、师资提升、观念转变、家长认可、社会声誉等多重压力与挑战。

    困难是过程,也是锻炼。2020年8月27日,苗芃任智远小学校长。身为高级教师、市级评估专家,苗芃先后荣获市优秀班主任、市教科研先进个人、市教学研究先进个人、区教学能手、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标兵、区教学管理先进个人等称号,参与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探索活动》和语文阅读文选的编写工作;参与研究的《小学语文乐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获得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辩论式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获评济南市优秀教学品牌;2014年至2018年,参与编写《乐行教育》等9本书,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三年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有教学班28个、在校生1130人、教职工57人。随着环境的改变和硬件设施逐渐完善,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学校发展不仅是校舍改造提升、设备更新,更应该是使学校的价值导向、课程理念和服务内容适合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于是,学校带着对文化顶层设计、内部治理体系完善、校园功能提升、课程架构与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学习型家校社区建设等的思考,开启新的征程。

    “远见”——方怀希望 方见未来

    苗 芃:智远小学今天的蒸蒸日上首先源于给师生“一个理想”或者说“一个梦想”。智远小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学校以1923年刘智远庙村创办的私塾为基础建立和发展起来,新中国成立后被正式命名为历城县志远小学;2009年更名为济南市智远小学,划归历下区直属。无论是历史上的“志远”还是现在的“智远”,都寄托着一方人民群众希望子女有远志、行远方、见世面、有成就的朴素愿望。

    陶继新:由校名“志远”和“智远”而想到有远志、行远方和见世面,体现了你对学校走向远方殷切的希望,而且还对如何让其变成现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苗 芃:初到智远小学,我先从学校现实入手,全面了解学校情况,深入教师、学生,看问题、摸情况、查实情、想办法。从学校现状、周边环境、家长、社区、教师、学生等方面进行调研,撰写了上万字的调研分析报告,深入总结并反思学校2017—2020三年发展规划的完成情况,制定了《济南市智远小学三年发展规划(2021—2023)讨论稿》,提交教代会通过。我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依法治校是根本。我带领领导班子重新梳理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在全校努力营造干部依法管理、教师依法施教、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升学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确立了“规范、严谨、科学、精致”的工作思路。

    陶继新: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尤其是事关师生发展的大事,就要进行深入的探索。探索的起点是如你所说所行的调查研究。这是一项很大的工程,耗时较长,费力较大,且要认真负责。学校有了“规范、严谨、科学、精致”的工作思路,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

    苗 芃:通过调研,我们审时审势审己,确立了“两个传承、两个突破”的目标,即:传承智远小学尊师重教的历史,传承智远人质真朴实的作风;实现学校优质发展的突破,实现师生高质发展的突破。智远小学的办学理念随着办学实际的发展在迭代更新,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老学校更替阶段。建立以“润”文化为基础的教育理念。这是基于当时的办学情况,想尽快融入历下教育发展大局,学校就需要以开放接纳、奔向前方的姿态来迎接新发展。第二个阶段是历下区东进的大发展阶段。智远小学站在今天历下区“东强战略”的背景下,选择了校名中的“远”字,立足当下,确立“远见教育教育哲学,以“办更有远见的教育”为办学宗旨,以“为学生发展铺设有远见的教育”为办学理念,构建了“远眺梦想、努力当下”的校训;以“自信今天,坚信明天”为学校精神,以“为未知而教”为教风,以“为未来而学”为学风,以“远见教育”引领学生、家长和区域去追求远方美好的生活!

    陶继新:非常欣赏你们的“远见教育”,教育要眺望远方,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胜出。同时,你们的“远见教育”又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有“努力当下”的基石。有了这个根基,又具备远大的眼光与视野,才能真正取得成功。“自信今天,坚信明天”,自信是让生命飞跃而走向未来必备的精神品质,会激发学校领导和师生更大的精神动力,将“明天”的理想变成现实。“为未知而教”的教风和“为未来而学”的学风相得益彰。这与你所说的“远见教育”一脉相承,有异曲同工之妙。

    苗 芃:构建办学理念体系的过程是很艰难的,经历了一年多的时间,依据问题导向,通过深入课堂观察,深入教研组,在每一次的活动中,根据师生的状态等不断调整。2021年开学典礼的一个环节深深触动了我:学生在开学典礼上,说出新学期的愿望,几乎所有孩子说的都是希望在期末考试中能够考到多少分、学习成绩要提高多少等。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就已经发布了,但是在师生的眼里,评价的标准仅仅是分数。于是,如何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成为我思考的新问题。我想,一定要打开师生的眼界,让学生站在学校中央、站在课程中间、站在课堂中心,让孩子们享受学习过程的快乐、享受成长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从智远小学走出的学生,一定是“自律”“自立”“自强”“积极”“阳光”和“有担当”的人。我们一定要做“眼中有人”的教育。在“远见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确立了建设儿童友好型校园的办学特色。

    陶继新:开学典礼上学生的“愿望”并非个别现象。学生希望考试成绩好当然在情理之中,可是,将目标仅仅锁定这一个方面,即使考出好的成绩,好像赢在了当下,却有可能输在未来。你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为解决这个问题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所以,才有了现在学校的另一番气象:学生会努力学习,考出好的成绩,可是更希望在未来有更加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教师也不会一味地为了学生之分而教,而是在提高教学效率上下功夫,为孩子的未来作谋划。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面向未来的教育,才是让孩子有更加美好的明天的教育

    “友好”——方润人心 方见真情

    苗 芃:我认为作为教育者,在与学生相守的每个平凡的日子里,应该踮起脚尖看远一点,应该注重当下努力一点,既看得到童年,又看得到未来——这就是我们心中理想的“远见教育”。“远见”中,“远”处是儿童的未来,“见”到的是儿童的今天。看到儿童就是看到未来,对儿童友好就是对未来友好。所以,在申报新优学校培育项目时,我校郑重地提出了“远见·友好”的理念。写下这四个字时,我们看到了希望,我们肩上的责任有了一根有力的“扁担”,一头挑起未来,一头挑起今天,用今天的“友好”“远见”明天的未来,才无愧教育者的使命。

    在教育过程中,学校以“远见教育”为底色,厘清“育人为本”的真正内涵,切实关注“现实的人”和“具体的人”,注重从学生的生存、生命、生活三个维度出发,强调从共性到个性发展需求的满足。创建包容接纳、友爱互助的文化氛围,为学生打造“儿童友好”的校园、提供多元的课程与活动,丰富学校内涵,助力学生形成“自我友好”“与他人友好”“与社会友好”的良好品质,帮助学生以“博学睿智”走向自我卓越,成为具有远见、敢于梦想、乐观美好、脚踏实地、智行向远的新时代学生,为济南市创建儿童友好城市作出贡献,并以此为引领,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成为群众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陶继新:“远见”让学生拥有美好而灿烂的明天,“友好”则让他们获得当下的和谐与幸福。学校领导和师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校之间等友好相处,才能赢得未来。所以,在提出“远见”的同时,又提出“友好”,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深远的未来价值。友好的关系会形成巨大的生命合力,让整个校园呈现出和谐共进、欣欣向荣的景象。

    苗 芃:在“远见教育”理念引领下,我们在办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建设友好学校”作为中心目标,着重从构建友好文化、友好环境、“1+X+Y”课程群、链接式爱学课堂构建和AI时光课后服务五大方面推进学校工作,构建“一体三阶”儿童友好型学校发展体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要以“儿童视角”为切入点,形成学校“友好文化”;以“儿童第一”为出发点,创设儿童友好环境;以“儿童乐学”为关键点,构建“1+X+Y”课程群;以“儿童爱学”为聚焦点,打造“链接式”爱学课堂;以“儿童健康”为落脚点,搭建AI时光课后延时服务体系。通过五大路径,营造师生共建共享、和谐共存的校园环境。儿童的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学校凝聚三方教育理念共识,着力构建“同责”“同道”“同构”“同力”的协同育人共同体,以“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共同纲领,合力打造集空间、宣教、保健于一体的校内外一体育人环境,为儿童成长保驾护航。

    陶继新:你们在五大方面的推进,力度大,成效显,还特别突出了儿童本位思想。你所说的“儿童视角”“儿童第一”至关重要,因为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儿童乐学”“儿童爱学”不但让学生学得好,而且还让他们在学习中享受到幸福感。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爱学”的前提,也是高效学习的核心要素。以“儿童健康”为落脚点,孩子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学习效率才会水涨船高。瓒呭競渚垮埄搴椾笅鍗曚紭鎯� 姣忓ぉ棰嗗彇鍒敊杩囷紝鍗曞崟浼樻儬浜笉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