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膜种棉成为历史 浙农林大一团队攻克“白色污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8-10-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本报通讯员 陈胜伟

在新疆沙雅县的无膜棉种植试验示范田里,无膜棉长势与旁边的地膜棉相比“毫不逊色”,一朵朵白得像雪,正在枝头“怒放”。这让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浙江农林大学作物学学科领军人才喻树迅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棉花是新疆的支柱产业。为解决恶劣自然条件给农业带来的巨大危害,早在20世纪80年代,新疆就开始在棉花上推广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然而,随着地膜投入量的不断增加,残膜污染形势日趋严峻,“白色革命”变成了“白色污染”。

2010年,喻树迅就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从此带领团队和地膜“较上了劲”。他们在新疆沙雅守信种业公司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并推出100亩无膜棉试验地;又从6000份棉花中筛选出早熟丰产的几个品种,连续交替实验,终于找到了特早熟、耐盐碱、耐低温、丰产的陆地棉新品系“中棉619”,并在新疆6个点同时进行示范种植。

根据实验,在南疆地区无膜栽培条件下,“中棉619”生育期约120天,相比于地膜棉,可推迟10天左右播种,因此能有效避开早期低温胁迫、后期低温影响吐絮,试验地亩产可达350公斤。对于这项科技成果,中国农学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该成果具有颠覆性潜力,为彻底解决棉田残膜污染创新了技术途径,关键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我们对无膜棉技术的不懈努力,就是对‘两山’理念的积极践行。”喻树迅介绍,无膜种植棉花可节省购买地膜和揭膜费用,实现丰产节本环保,推动我国植棉观念和模式的改变,对于发展绿色植棉、生态植棉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科研团队正在克隆抗冷、抗旱、抗盐碱的相关基因,以及开展海岛棉和陆地棉的优质基因混合育种。去年在沙雅棉花试验基地已经稳定成型,这使得未来“一带一路”可成为优质棉、优质布的生产带。

浙农林大党委书记周国模表示,棉花作为我国第一大经济作物,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喻树迅院士通过棉花新品种培育及配套种植技术研发,成功实现无膜化植棉,从根本上解决了棉田地膜污染问题,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在棉花种植领域的生动实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