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哲学:给学生一双思维的翅膀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23-11-1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美]马修·李普曼 著
刘学良 汪功伟 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从幼时起,孩子们便常常会提出各种各样朴素而又深奥的问题。鸟儿为什么会飞?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世界是什么?我是谁?这些好奇仿佛是与生俱来的,甚至可以说,儿童就是天生的“哲学家”和“思想者”。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这些“小哲学家”在上学之后,就会变得消极被动,好奇心和想象力等品质也会被消磨殆尽。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学校教育带给孩子们的到底是什么?孩子们真正需要的又是什么?

    《教育中的思维:培养有智慧的儿童》是“儿童哲学之父”李普曼晚年最重要的作品,体现了其对儿童哲学实践的总体性反思。这本书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学校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这一问题。李普曼认为,孩子们需要的并不是单纯灌输知识与传递信息的学校教育,这种索然无味的教育无法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刺激,只会白白消耗他们的创造性、主动性、思维力,学校教育应该将发展学生的思维置于关键地位。李普曼在本书中着重阐释了如何将儿童哲学作为一种理念和方法,来推动学校中思维教育的发展,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思考。

    教育为何要培养思维

    李普曼认为,思维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度交织的。批判性、创造性、关怀性是思维的三种重要维度。为什么学校教育要致力于培养这三种思维呢?

    首先来看批判性思维。它的作用不在于帮助我们决定相信什么,而是帮助我们决定不相信什么,在繁杂的信息世界中,这一点尤其重要。另外,批判性思维的作用对象对外指向他人,对内指向自己,即不仅对他人的言论、观点持批判性的眼光,同样也将其作用于自身,启动元认知,实现自我反思。我们甚至可以说,批判性思维是教育变革的关键,因为它是培养理性的重要途径。其次看创造性思维,它为我们的世界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往往认为只有艺术需要创造,其实不然,正因为创造性思维对于常规、稳定的状态感到不满足,所以它会努力打破旧的平衡,发现新的问题,通过探究创造出新的情境与平衡,如此反复,不断拓展原有的边界。它不仅让个人得到更多的可能性,也让整个社会得到更广阔的发展,而这种可能性的拓展,恰恰是教育迸发活力的最佳体现。最后看关怀性思维。关怀作为一种情感,常常被视为思维的对立面,但情感其实是思维的背景和框架,没有关怀,思维就缺失了价值成分。关怀是尊重、珍视、共情,关怀性思维正是价值观的体现。而这一点,也是学校教育最有温度、最耀眼的地方。

    其实李普曼强调的批判性、创造性、关怀性思维正是美国“21世纪技能”中4C(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协同与创造性)的先驱。以上三种思维相互融合,才能最终指向良好的判断。哲学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培养判断力,这也是指向思维培养的教育和指向知识灌输的教育在本质上的区别。置身于信息爆炸的数字化时代,判断力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尤其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筛选什么样的信息、认同什么样的观点、对何种事物抱以同理心,都和判断力相关。因此,学校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共同体与对话的意义

    李普曼强调,“人们一般认为,是思考引发了对话,而实际上,是对话引发了思考”。他认为,对话是探究的一种形式,探究共同体将问题置于优先地位,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促使他们进入对话、自我批评和自我纠正的过程,学生必须进行逻辑推理,才能跟上探究共同体的进展。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真正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对话的课堂少之又少。其实,课堂上的对话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二是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有意义的对话是促进学生思维成长的关键,其不同于教师高高在上给予学生的权威性指令,也不同于提前做好预设且带有倾向的虚假问答,更不同于学生之间空有形式、漫无目的的课堂交流。有意义的对话首先应该是平等的,其次应该是受逻辑约束的。一方面,要想保证对话的平等性,教师就要创造自由、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真诚、信任的积极氛围中提出各种疑问,轻松地讨论不同的观点与意见。另一方面,要想保证对话的逻辑性,就要借助一系列认知工具,如理由、标准、概念、算法、规则、原则等,同时鼓励学生围绕发现假定、逻辑推理、归纳概括、举例说明等认知技能展开对话,学生必须使用这些认知工具和技能,才能让对话持续深入。我想,这就是李普曼提出组建哲学的探究共同体的意义,即让学生畅所欲言且言之有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而这也正是儿童哲学的魅力所在。

    儿童与哲学的距离

    我们总是为哲学冠上“高深”“严肃”“晦涩”的帽子,据此将儿童与哲学分离,认为儿童并不具备思维的能力,更是和哲学相距甚远。但实际上,哲学始于惊异,所以对于那些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儿童来说,哲学近在咫尺。李普曼主张对哲学进行恰当的重构与教授,开设一系列儿童哲学课程,让学生在“自己做哲学”的过程中逐步提升思维水平。

    其实,当前很多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如反思性教学、批判性思维、探究性教学、对话式教学、大概念教学、跨学科教学等——都具有哲学的基因,借鉴了哲学的部分内容或方法。所以说,哲学并非空中楼阁,距离我们也并不遥远。

    ChatGPT的横空出世、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如果将教育局限于灌输知识,必然是笨拙的、草率的、徒劳的。当然,仅仅鼓励不同看法以及流于形式的讨论,也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就我国当下的教育实践来说,直接将儿童哲学设置为一门课程的跨度或许太大,那么将其先视为一种方法和理念,运用或融合于日常的学校教学中,为儿童提供一个平台,促进他们在课堂上的提问、反思、对话、合作,是更为适宜的做法。儿童哲学并不是一个口号,学校教育要将思维训练落到实处,帮助学生获得探究的工具、推理的方法和原则、概念分析的训练、批判性读写的经验、创造性描述和叙事的机会、论证和解释的机会以及共同体的环境等,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判断力,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变革。

    (作者单位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