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改革试点这一年 看看“国改区”都做了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新闻阅读/2017-04-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前教育改革试点这一年

看看“国改区”都做了啥

□ 陈蓓燕

通讯员 孙 潇

在寸土寸金的老城区云和景苑区块内,海宁市硬是“挤”出了一方新天地。去年9月,梅园幼儿园分园正式投入使用。全新的园区教学设施可谓应有尽有,为附近300多个孩子打造了一所家门口的花园式幼儿园。与此同时,杭州市江干区笕桥镇第四幼儿园也正式开园,解决了当地一大批新居民子女的入园问题。

去年3月,我省海宁市和江干区被选为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在过去的一年,两地各有4所全新的幼儿园投入使用,而到2018年,海宁市将完成建设16所幼儿园,江干区则将新开办24所配套幼儿园。看似简单的数字,却是两地对扩大普惠性资源、提升办园内涵等试点任务的积极作答。

从占地不到4亩的老园区异地搬迁到占地12.5亩的新园区,海宁市紫微幼儿园园长孙都心里乐开了花。“政府出钱建新园、添置教学设施,每年还给予经费保障,解决了办园的后顾之忧,使得我们能够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教学之中,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孙都告诉记者,由于场地大了,幼儿园引进了全套制陶设备,还聘请了专职教师教幼儿陶艺,并定期邀请家长前来陶艺室开展亲子活动。

对像紫微幼儿园这样的公办园,海宁市统一将其建设纳入市、镇(街道)财政项目预算,确保幼儿园建设项目经费到位,保障建设工程顺利进行。而对公益性民办园,该市则通过各项奖补政策来促进其建设和发展,从而缓解城乡学前教育资源紧张的现状。明星幼儿园位于当地周王庙镇,今年年初,该园园长陈建婷收到了一份周王庙镇政府发来的奖补经费统计表,表上显示2016年共补助该园105.81万元,其中包括给持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每人每年2.5万元、每生每年800元公用经费以及8.7万元的社保缴费补助等。

除了鼓励社区出资办学前教育,政府财政给予每班17万元补助的方式外,江干区还与浙江大学幼教中心、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等高校合作,通过从这些高校中引进骨干教师到合作幼儿园担任园长等途径,加大对本地名园长、名教师的培养力度,提升幼儿园的办园水平。

同时,为了提升全区幼儿园的办园质量,更好地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江干区教育局针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建立了杭州市第一个区域非编教师信息管理平台,有效推进了民办幼儿园和非编教师管理。该区还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逐年递增,力争到2018年,幼儿园非编教师的工资待遇与在编教师基本持平,幼儿园招聘新教师本科率达到100%。

此外,该区还创新“教育新共同体”办园模式,全方位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每月开展的全区园长沙龙活动像是有一种魔力,令人愉悦,无论是聆听幼教专家的讲座,还是到企业参观感受管理理念,抑或是座谈交流,每次都能让我有所收获。”钱江苑幼儿园园长杨慧青说,如今整个江干区学前教育已形成了良好的氛围,“每次有活动,我们都会喊上结对园的教师一起参加,共享教学资源”。

教育厅学前教育处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两地发展学前教育的理念新、举措实、敢创新,这也是当初能够入选国家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实验区的原因。而对于今后两年的工作,两地也有了明确的计划。“接下来我们会认真分析研究全面二孩政策下的学前教育发展态势,重点对普惠性幼儿园成本进行较合理的核算,从而更好地规范普惠性幼儿园监管工作。”海宁市教育局副局长金新宇说。江干区教育局也表示,在实验期内,将会研究制定好一系列举措以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和管理干部的管理水平等,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学前教育品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